天安字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4-23 09:39:28

诗句

以为异人。

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

作此记之。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

十年不见紫云车。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39:28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苏轼 〔宋代〕

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作此记之。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
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十年前与一位异人相识,后来我在黄冈北边建了一座房子,称自己为静安居士。
细马远远地驮着两位侍女,青巾、玉带、红靴的装扮显得格外美丽。
我把溪山美丽的地方当作我的家,谁曾想到在巴峡的路上,却看到了洛城的花。
面前的落英飞舞,仿佛是春天的初斜阳。
已经十年未见的紫云车,龙丘的新洞府,铅鼎里养着丹砂。

注释:

  • 异人:指与自己不同的人,可能是指高人或隐士。
  • 静安居士:居士是古代对隐士或有道之士的称呼,静安则表示内心的安宁。
  • 巴峡:指巴蜀地区的峡谷,风景秀丽。
  • 洛城花:指洛阳的花,象征着繁华。
  • 紫云车:古代的一种华丽的车,象征着高贵的生活。
  • 龙丘、新洞府、铅鼎、丹砂:与道教修炼有关,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和道教文化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苏轼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极具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对往昔的怀念。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与人生的坎坷之后,苏轼选择了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我实现。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开篇提到与异人的相识,暗示了他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而后通过描绘自己在黄冈的隐居生活,展示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心态。细马、双侍女的细节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活的优雅与闲适,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从容。

“溪山好处便为家”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更暗含了对生活理想的追求。苏轼虽然身处黄冈,但他的心灵却游走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接着提到“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这句话引发了一种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宁静,心中仍难以忘却曾经的繁华与热闹。

最后两句“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则反映了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以为异人:开篇提到过去与某位异人的相识,暗示了与众不同的生活追求。
  2. 筑室黄冈之北:描述了自己隐居于黄冈北的生活,表明选择隐居的心态。
  3. 细马远驮双侍女:通过细马和侍女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优雅。
  4. 溪山好处便为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认为美丽的自然就是家。
  5.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对比宁静与繁华,通过巴峡的路和洛城的花,唤起怀旧之情。
  6. 面旋落英飞玉蕊:描绘春天的美景,落英与玉蕊交相飞舞,渲染了春日的气息。
  7. 十年不见紫云车:表达对往昔奢华生活的怀念,紫云车象征着高贵与繁华。
  8.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与道教修炼相关,象征着对长生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山”比作家,表现出对自然的归属感。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例如“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落英飞舞与玉蕊交融,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苏轼在经历了政治波折与人生起伏后,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对人生与生命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马:象征轻快、灵动的生活。
  • 溪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恬静。
  • 巴峡洛城:分别象征自然的险峻与人文的繁华。
  • 紫云车:象征高贵与追求的生活方式。
  • 龙丘、新洞府:与道教文化相关,象征隐逸与修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黄冈北边筑的室子叫什么?

    • A. 静安居士
    • B. 安静居士
    • C. 宁静居士
    • D. 逸安居士
  2. 诗中提到的“紫云车”象征什么?

    • A. 贫穷的生活
    • B. 繁华的生活
    • C. 隐居的生活
    • D. 自然的生活
  3. “溪山好处便为家”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 A. 城市繁华
    • B. 自然宁静
    • C. 豪华生活
    • D. 亲友相聚

答案:

  1. A. 静安居士
  2. B. 繁华的生活
  3. B. 自然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临江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一系列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临江仙》,从多个角度欣赏这首古诗的美与哲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满庭芳(伯父仲球生日) 长相思(相山集题作美人) 长相思 蝶恋花(和张文伯上巳雨) 庆清朝(追和郑毅夫及第后作) 宴山亭(海棠) 蝶恋花(和鲁如晦梅花二首) 蝶恋花(和王冲之木犀) 卜算子(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帬幄 大字旁的字 包含稗的词语有哪些 旋得旋失 一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人小鬼大 相如病渴 叫苦不迭 洛叉 见字旁的字 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良史 舆死扶伤 佐相 鹿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降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