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37
临江仙·百草千花雩落尽
作者: 沈祖棻
百草千花雩落尽,芙蓉小苑成秋。
云闲迢递起高楼。
笙歌随酒暖,灯火与星稠。
霏雾冥冥闾阖远,凭谁诉与离忧?
吟边重见旧沙鸥。
巴山今夜雨,短烛费新愁。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百草千花已经凋零,芙蓉花在小园中显得格外凄凉。高楼上云雾缭绕,远望无尽的景色。笙歌伴随着酒的温暖,灯火与星辰交相辉映。浓雾笼罩,远处的门阖显得模糊,谁来诉说这离愁别绪呢?在吟唱之际,我又见到了旧时的沙鸥。此时巴山的夜晚下着雨,短短的烛光映射出我心中的新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祖棻(1898-1963),字梅田,号静庐,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沈祖棻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困顿之际,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临江仙·百草千花雩落尽》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开篇描绘了秋天的萧瑟,百花凋零,给人一种淡淡的悲伤。芙蓉花在小院中,象征着青春的逝去,暗示着作者内心的惆怅。接下来的描写中,"云闲迢递起高楼"不仅展现了高楼的孤寂,也传达了人心的渺小与无助。笙歌与酒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在欢愉与孤独之间的挣扎。诗中“霏雾冥冥”的景象,仿佛在诉说一种迷茫与隔绝,增加了离愁的深度。“凭谁诉与离忧”的提问,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引发读者共鸣。结尾提到的“巴山今夜雨”,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寄托,短烛映照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个体在时光流逝中的惆怅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中,"百草千花雩落尽"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沙鸥”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短烛费新愁”中的“短烛”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