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9:5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9:58:25
客居余明远来访
作者:董嗣杲 〔宋代〕
风浪而今自忍闻,尚甘客隐大江濆。
酒家债负将偿足,诗境情怀任醉分。
爱睡有魔销碗茗,遣闲无事对炉熏。
梧桐井畔敲门处,问字何人访子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客居之地的心境与情感。风浪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我已经能够忍受,仍然甘于隐居在这大江边上。酒家所欠的债务终于可以偿还,诗的境界和情怀让我在醉意中自由分散。爱睡的习惯如同魔法,消磨着我的茶碗,而我悠闲无事,只是在炉边静静地享受。梧桐树下,井边敲门的地方,我在想,究竟是谁在访我呢?
董嗣杲,字子云,号太和,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专注于诗歌创作,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作品风格兼具清新与沉郁,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
此诗创作于作者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在外界风浪中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通过酒、睡、炉香等意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珍惜。
董嗣杲的《客居余明远来访》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深意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风浪而今自忍闻”引入,描绘了诗人在外界动荡中的心态,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坚韧与淡然。接着“尚甘客隐大江濆”则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显示了对自然的向往。
“酒家债负将偿足”令人感受到生活的压迫感,债务所带来的负担与困扰在诗人看来似乎已不再重要,因他享受着“诗境情怀任醉分”的自由与快乐。这里的“醉分”不仅指酒醉,更多的是一种沉浸在诗意中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爱睡有魔”和“遣闲无事对炉熏”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对睡眠的偏爱和对闲暇的享受,勾勒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最后,诗人在“梧桐井畔敲门处”中引入了一个意外的访客,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交流。这种对来访者的好奇与期待,暗示了即使身处隐居,也依然渴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在风浪中的从容与自得,既有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一种对自然、自由与诗歌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压力的超然态度,寄托了对人际交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风浪”象征了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外界的动荡
C. 生活的乐趣
D. 对酒的热爱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无奈
B. 甘愿
C. 嫌弃
D. 渴望
“爱睡有魔”是用来形容:
A. 对睡眠的厌倦
B. 对睡眠的迷恋
C. 对工作的热爱
D. 对饮酒的偏好
这些作品均表现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我内心的追求。
以上书籍将为理解这首诗提供更为丰富的背景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