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3:29
茨菰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剪刀叶上两枝芳,
柔弱难胜带露妆。
翠管嫩粘琼糁重,
野泉情心玉蕤凉。
舂成臼粉资秋实,
种入盆池想水乡。
小小沧洲归眼底,
幽研自觉成炎光。
这首诗描绘了茨菰花的美丽景象。诗人形容茨菰花的叶子修剪得如同剪刀般,柔弱的花朵在露水的装点下显得更加娇美。翠绿的花管粘着沉重的琼糁,仿佛清泉流动时的凉意。将花蕾磨成粉末,可以为秋天的丰收做准备,种植在盆池中,仿佛回到那水乡的情景。最后,诗人看到小小的沧洲,似乎在心底涌起了温暖的光辉。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茨菰花》写于宋代,正值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茨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茨菰花的形态与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受。诗中开篇以“剪刀叶上两枝芳”切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随后,诗人通过“柔弱难胜带露妆”将茨菰花的娇柔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能感受到那一滴滴露水的清凉和花朵的柔美,令读者心生怜惜之情。
接下来的“翠管嫩粘琼糁重”,更是通过细腻的视觉与触感描绘了茨菰花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能听到清泉流淌的声音,感受到泉水的凉意。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花的美丽,也引发了对自然情感的深入思考。
而“舂成臼粉资秋实”则将目光转向了人类生活的实际需求,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通过种植与收获,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令人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气息。
最后,诗人以“幽研自觉成炎光”结束,展现了内心的深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令人心驰神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之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茨菰花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管”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茨菰的茎部 C. 水管
“舂成臼粉”在诗中暗示了什么?
A. 收成的准备 B. 养花的技巧 C. 食物的制作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战争 B.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C.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