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曾舍人梅影雪意二首》

时间: 2025-07-27 14:02:50

诗句

疏枝冷蕊欲摇春,照水铺苔不碍尘。

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应有可怜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02:50

和曾舍人梅影雪意二首

作者:曹勋 〔宋代〕


原文展示:

疏枝冷蕊欲摇春,
照水铺苔不碍尘。
莫遣移寒占窗月,
窗中应有可怜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春日即将来临时,寒冷的枝条和花蕊轻轻摇摆的景象;映照在水面上,铺满苔藓的样子与尘土无关。不要让寒冷的气息侵占窗前的月光,窗内应该有一个令人怜爱的身影。


注释:

  • 疏枝:指稀疏的枝条。
  • 冷蕊:指寒冷中的梅花花蕊。
  • 摇春:象征春天的气息将要来临。
  • 照水:水面反射的光影。
  • 铺苔:苔藓铺满地面。
  • 不碍尘:不受尘埃的影响。
  • 移寒:指寒冷的气息。
  • 占窗月:指寒冷的气息遮挡了窗前的月光。
  • 可怜人:指窗内可能有值得怜惜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某个典故,但其中的梅花意象常常与清高、孤傲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词和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清新、雅致的风格,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正值春寒料峭,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窗内可能有的可怜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索。首句“疏枝冷蕊欲摇春”,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摇曳的状态,表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而“照水铺苔不碍尘”则通过对水面苔藓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意境,似乎在说自然万物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莫遣移寒占窗月”,诗人劝诫不要让寒冷侵占了窗外的明月,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窗中应有可怜人”,则直接将情感带入,暗示窗内或许有一个孤独的人,令人怜惜。整首诗在情感的层面上,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梅花的枝条稀疏,花蕊在寒风中轻轻摇摆,暗示春天即将来临。
    • 第二句:通过水面与苔藓的描写,表现出宁静和清新的自然景象。
    • 第三句:劝说不要让寒冷的气息遮挡窗前的月光,暗示珍惜美好。
    • 第四句:引出窗内可能有值得怜惜的人,体现了对人情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联系起来,展示生命力。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冷蕊欲摇春”。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该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怜惜情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代表着诗人的气节。
  • 寒冷:暗示孤独与内心的感受。
  • 月光: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象征生活的界限与人际关系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冷蕊”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花蕊
    B. 竹子的竹叶
    C. 玫瑰的花瓣

  2. “窗中应有可怜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快
    B. 孤独与怜惜
    C. 愤怒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高洁的品格。
  • 《春晓》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好,感受生机盎然。

诗词对比:

  • 曹勋《和曾舍人梅影雪意》 vs 王安石《梅花》
    • 两首诗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曹勋更多地关注人情,王安石则着重表现梅花的坚韧和清高。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陈处士屋壁二首 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和李判官见新榜为兄下第 怀诸葛珏 送人归新罗 春寄西山陈陶 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送道士归天台 送吴融员外赴阙 少年行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延奬 海水不可斗量 终天之慕 辰字旁的字 寒露 招标 入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一日万机 重打鼓,另开张 貝字旁的字 鼻坍嘴歪 集大成 包含建的成语 猿穴坏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