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3: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04:42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
作者: 方回
两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
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
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
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这首诗写到作者在雨楼中坐到天亮,双腿麻木,听着五更时分的雨声。身边没有人唱歌,只有孩子们在教他平仄声韵。住的地方无法抵挡冬天的寒冷,农田可能因为天气原因而错过秋天的收成。谁能理解书生对于世事的忧虑呢?他只希望天上的星宿能够正常运行。
作者介绍:方回,字道宣,号天池,宋代诗人,著有《方回文集》。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社会时局的关怀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寂静的夜晚,方回在雨声中思考人生与命运,表现了他对世事的忧虑与对理想的向往。诗中透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同时反映了书生面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作者以“坐到明”引入,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沉思的状态。雨声渗透了夜的寂静,伴随着他感受到的麻木,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无人共唱,显现出一种渴望交流却又无法实现的孤独感。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诗人对平仄声韵的探讨,也反映出他对诗词艺术的重视。
“凌室不能藏腊冻”是对居住环境的描写,表达了生活的艰辛。诗中提到的“稼场或至误秋成”,则引发对农事的忧虑,透视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最后一句“惟愿天阶正玉衡”,则是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希望宇宙和谐的愿望,渗透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孤独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楼”指的是什么?
“两脚如麻”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诗中提到“稼场或至误秋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