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陵》

时间: 2025-05-04 03:22:21

诗句

秦淮新月浸微波,曾咽当年玉树歌。

双阙荒凉山鸟至,六朝烟霭寺僧多。

桃迎渡口春无限,蘋采江南晚奈何。

莫把须眉倚红粉,酒楼高绝客颜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21

原文展示:

秦淮新月浸微波,曾咽当年玉树歌。双阙荒凉山鸟至,六朝烟霭寺僧多。桃迎渡口春无限,蘋采江南晚奈何。莫把须眉倚红粉,酒楼高绝客颜酡。

白话文翻译:

秦淮河畔新月浸入微波中,曾经咽下了那年唱的玉树歌。双阙已显得荒凉,山鸟翱翔而至,六朝的烟霭中寺庙里的僧人也渐渐增多。桃花在渡口迎接春天的无限生机,江南的水草晚时分又该如何呢?不要把须眉倚靠在红粉之上,酒楼之高使客人面色酡红。

注释:

字词注释:

  • 秦淮:指秦淮河,位于南京,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河。
  • 新月:指新月亮,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微波:指水面上轻微的波纹,描绘宁静的夜景。
  • 玉树歌:典出《红楼梦》,象征着美好的青春和歌声。
  • 双阙:指南京的双阙,象征着历史的遗迹。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代表了南京的繁荣。
  • 桃迎:桃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 蘋采:指水草,代表江南水乡的景色。
  • 红粉:指美人,象征美女的娇艳。

典故解析:

  • 玉树歌: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吟唱,代表了繁华的过往。
  • 六朝:指六个朝代的历史,象征着南京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升,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创作背景:

《金陵》一诗写于作者游览南京时,表达了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怀念与感慨,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使其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个人色彩。

诗歌鉴赏:

《金陵》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的美丽夜景,勾画出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画面。诗的开篇以“秦淮新月浸微波”引入,清丽的月光映照在河面上,令人感受到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作者提到“曾咽当年玉树歌”,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青春往事的怀念,也暗示着历史的流逝与无常。

“双阙荒凉山鸟至,六朝烟霭寺僧多”展现了历史遗迹的凋零与山水的变迁,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中“桃迎渡口春无限,蘋采江南晚奈何”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又带有一丝惆怅,似乎在感叹春光易逝。

最后一句“莫把须眉倚红粉,酒楼高绝客颜酡”则转向现实,劝诫人们不要沉迷于虚华的表象,反而要珍惜当下。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秦淮新月浸微波:描绘了秦淮河上宁静的夜晚,月亮的倒影与波光相映成趣。
  2. 曾咽当年玉树歌:回忆起往日那美好的歌声,暗含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3. 双阙荒凉山鸟至:用双阙的荒凉来反映历史的变迁,山鸟的到来增添了一抹生动。
  4. 六朝烟霭寺僧多:六朝的烟雾缭绕,寺庙中的僧人似乎在静静守望历史。
  5. 桃迎渡口春无限:桃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生命的延续。
  6. 蘋采江南晚奈何:江南的水草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7. 莫把须眉倚红粉:劝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外表的美丽。
  8. 酒楼高绝客颜酡:酒楼的高处,客人的脸上流露出醉意,展现了与历史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迎”比喻春天的到来,富有生机。
  • 拟人:如“烟霭寺僧多”,将烟霭与僧人结合,表现人文气息。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如“桃迎渡口春无限,蘋采江南晚奈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微波:象征宁静与柔和的环境。
  • 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
  • 酒楼:象征人情世故与繁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陵》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子升
    C. 杜甫

  2. “秦淮新月浸微波”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A. 长江
    B. 秦淮河
    C. 黄河

  3. “莫把须眉倚红粉”劝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什么? A. 朋友
    B. 外表的美丽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南春绝句》:杜甫

诗词对比:

《金陵》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但《金陵》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夜泊牛渚怀古》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与英雄的追忆。两首诗虽然主题相近,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大相径庭。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寄题梅龙图滑州溪园 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 琵琶亭上作 踏莎行慢 拟玉台体七首 领边绣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鱼罾 南獠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聚星堂前紫薇花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先吾著鞭 灵绎 祸讟 包含验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洄泬 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扬幡招魂 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泉石膏肓 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各尽其责 隐然敌国 笑逐颜开 混为一谈 歺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