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时间: 2025-05-12 11:11:52

诗句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1:11:52

原文展示: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食节的宴会场景,地点在城北的山池,正好是故郡守郑钢所建的折柳亭。青山环绕着别馆,游人们在亭中折柳而行。落花在上巳节已经凋落,细雨伴随清明时节轻轻飘落。黄莺在暗处歌唱,鸳鸯在水面上悠然游弋。归心向何处,醉意何时才能消散?悠扬的宝瑟声中,仿佛还有余音绕梁。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春季的一个传统节日。
  • 上巳:指农历三月三,是古代的一个节日。
  • 细雨:形容细小的雨,给人以清新、柔和之感。
  • 鶗鴂: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鸳鸯:象征爱情和伴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作者借此节日的氛围,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风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首先,青山郭外的别馆与游人折柳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欢乐交织的情感。落花与细雨的意象,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鶗鴂的歌声与鸳鸯的悠游,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情感层次。最后,归心与宝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别馆,游人们在这里享受春日的乐趣,折柳而行。
    •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上巳节过后,落花已然满地,细雨正伴随清明节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
    •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黄莺在暗处歌唱,鸳鸯在水面上游弋,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气息。
    •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结尾则用宝瑟的余音来暗示一种无尽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雨带清明”,将细雨与清明节相联,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 拟人:如“鶗鴂流芳暗”,给鸟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寒食节的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内心的抒情情感。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常用来象征别离和思念。
  • 落花: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鶗鴂与鸳鸯:分别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节日背景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寒食节
      • C. 端午节
    2. “细雨带清明”中“清明”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节日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天气
    3. 诗中提到的“宝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羊士谔《寒食宴》都通过春日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倾向于历史的沉重,而羊士谔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减字木兰花(雪词) 和林子中待制 瑶池燕 端午帖子词 题净因院 东亭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其三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区区之心 矛盾相向 包含陇的词语有哪些 托木尔峰 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铛大畹 息壤在彼 包含许的词语有哪些 香料 川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包含王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珠光宝气 丨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曲师 黄龙痛饮 巢倾卵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