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琴室》

时间: 2025-04-26 11:53:39

诗句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

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39

原文展示: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琴室 作者:文同 〔宋代〕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 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白话文翻译:

想要表达深邃的意境,有这古老的桐木琴声。 请问哪里是最佳的弹奏之地,谁会来聆听如蟹行般的琴音。

注释:

  • 将何写幽意:如何表达深邃的意境。
  • 古桐声:指用古老桐木制成的琴发出的声音。
  • 为问好弹处:询问哪里是最佳的弹奏地点。
  • 谁来听蟹行:比喻琴音的流动,如蟹行般缓慢而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出自《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反映了作者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静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深邃意境的追求。通过古桐琴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音乐深意的追求。首句“将何写幽意”直接提出了问题,如何用音乐来表达深邃的意境。第二句“有此古桐声”则给出了答案,即通过古老的桐木琴声来实现。后两句则进一步探讨了音乐的接受问题,即在何处弹奏,以及谁能欣赏这种如蟹行般深沉的琴音。整首诗充满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提出了表达深意的难题,引出了音乐的主题。
  • 第二句通过“古桐声”这一具体意象,回答了如何表达深意的问题。
  • 第三句提出了弹奏地点的选择,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
  • 第四句用“蟹行”比喻琴音,形象地描述了琴音的流动和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蟹行”比喻琴音的流动,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设问: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音乐的表达和接受问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讨音乐如何表达深邃的意境,以及音乐的接受问题。通过古桐琴声和蟹行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意象分析:

  • 古桐声:象征着古老和深沉,代表了音乐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
  • 蟹行:比喻琴音的流动,形象地描述了琴音的缓慢和深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桐声”是指什么? A. 古老的桐木琴声 B. 古老的桐树声音 C. 古老的桐木风铃声 D. 古老的桐木鼓声 答案:A

  2. 诗中用“蟹行”比喻什么? A. 琴音的流动 B. 蟹的行走 C. 水的流动 D. 风的吹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诗作,如《笑笑先生诗集》中的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其他宋代诗人的音乐题材诗作,如苏轼的《琴诗》。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琴诗》与文同的这首诗都涉及音乐主题,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音乐的感悟和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音乐史》

相关查询

痕星四首为熊味根起义皖中作选一 感事呈毛主席 口号答云彬 十月七日,毛主席书来,有“尊诗慨当以慷 十月六日题毛主席之绘像 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 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 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赋寄毛主席 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即题其后 寄毛主席延安,兼柬林伯渠、吴玉章、徐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粮栈 山辉川媚 齊字旁的字 不值一谈 二三其节 斗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针针丛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荣慕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游刃恢恢 宿息 靑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歹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隶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