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44:42
原文展示:
层崖垂空石壁牢,上有大木百丈高。古荔全身裹铁甲,顽姜满腹铺金毛。空根老蟒露拥肿,曲蘖怪争呼嗥。一朝壮士挥巨斧,无限随死蓬与蒿。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崖壁如同垂空而下,坚固的石壁屹立不倒,上面生长着一棵高达百丈的巨木。古老的荔枝树全身仿佛披着铁甲,顽强的姜根满腹铺满了金色的毛发。空心的树根像老蟒一样露出臃肿的身躯,弯曲的蘖枝怪异地争相呼啸。有一天,一位壮士挥动巨大的斧头,无数的枯枝败叶随之死去,变成了蓬草和蒿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铁冠道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伐枯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枯树与壮士的行动,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游历山水时,见到自然界中的枯树与壮士伐木的场景,有所感悟而作。诗中通过对枯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沧桑与生命的顽强,而壮士伐木的场景则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首句“层崖垂空石壁牢”描绘了高耸的崖壁和坚固的石壁,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着,“上有大木百丈高”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巨树的高大。后文通过对古荔和顽姜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最后,壮士挥斧的场景,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征服,也象征着人类对生命力的挑战与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伟力。壮士挥斧的场景,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征服,也象征着人类对生命力的挑战与尊重。整首诗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铁甲”比喻的是什么? A. 荔枝树皮 B. 姜根 C. 树根 D. 蘖枝
诗中的“金毛”比喻的是什么? A. 荔枝树皮 B. 姜根 C. 树根 D. 蘖枝
诗中的“老蟒”比喻的是什么? A. 荔枝树皮 B. 姜根 C. 树根 D. 蘖枝
诗中的“呼嗥”形容的是什么? A. 荔枝树皮 B. 姜根 C. 树根 D. 蘖枝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