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陈山人隐处》

时间: 2025-04-26 22:00:11

诗句

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

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

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

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11

原文展示:

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
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
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
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开始,阳光明媚,我轻轻骑着马去寻访幽静的风景。
烟雾缭绕的竹林中,我不知道通向何方,柴门隐藏在其中。
杂花覆盖着小溪,溪水流淌映出红色的花影。
我静心聆听喧闹的鸟鸣,解开衣带投身于芳香的花丛。
谁能认识这样的隐逸生活,我心向往与黄绮一起共享这份宁静。
在南轩还有些兴致,月光下桐树发出阵阵乐声。

注释:

  • 献春:献上春天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
  • 休沐:休息沐浴,形容春天的温暖。
  • 轻策:轻松地骑马。
  • 烟筿:指竹林中的烟雾。
  • 隐处:隐蔽的地方。
  • 杂花:各种花卉。
  • 小涧:小溪流。
  • 冥心:静心、专心。
  • 喧鸟:鸟儿的鸣叫声。
  • 解带:解除束缚,放松自己。
  • 芳丛:芬芳的花丛。
  • 嘉遁:美好的隐逸生活。
  • 黄绮:古代名士,象征理想的隐者生活。
  • 南轩:南边的窗户,指居所。
  • 鸣丝桐:桐树的鸣声,形容月下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泰,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可能是诗人身处自然之中,感受四周的美好,借此抒发心中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献春始休沐”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环境中,轻松的骑马行走,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接着“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通过浓密的烟雾和隐秘的柴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花朵与溪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的“冥心听喧鸟”,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感受,聆听鸟儿的鸣叫,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期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一美好时光。最后一句“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则让人感受到月光下的静谧与美好,展现出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出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使人沉浸在如画的春光中,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献春始休沐:春天的到来,阳光明媚,人们开始享受春光。
  2. 轻策寻幽风:骑着轻快的马,去寻找幽静的风景。
  3. 烟筿不知路:竹林中的烟雾弥漫,不知通往何方。
  4. 柴扉隐其中:柴门隐藏在竹林中,难以发现。
  5. 杂花覆小涧:各种花朵覆盖着小溪。
  6. 下映流泉红:溪水流动,映出花朵的红色倒影。
  7. 冥心听喧鸟:静心聆听喧闹的鸟鸣。
  8. 解带投芳丛:解开衣带,投入到芬芳的花丛中。
  9. 谁识此嘉遁:谁能理解这样的隐逸生活?
  10. 心期黄绮同:心中期望与黄绮一起共享这宁静。
  11. 南轩有余兴:在南边的窗下还有些兴致。
  12. 月出鸣丝桐:月光下桐树发出悦耳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 拟人:鸟鸣被描绘为喧闹,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展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喧嚣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竹林:隐喻宁静与隐逸。
  • 花朵:象征美好与生命的芬芳。
  • 小溪:代表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献春始休沐”中的“献春”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结束
    • C. 春天的祭祀
  2. “烟筿不知路”中“烟筿”指的是什么?

    • A. 煙雾中的竹子
    • B. 竹子的根
    • C. 竹子的叶子
  3. 诗中“冥心听喧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安静
    • B. 吵闹
    • C. 宁静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本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湖水的变化与景色的流动,而后者则更注重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山中问答》则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与本诗的隐逸情怀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作者:某某
  • 《唐诗三百首》 - 作者:某某
  • 《明代诗人研究》 - 作者:某某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次陈山人隐处》这首诗的深刻意境与美妙之处。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寒竹,和频伽韵 高阳台 仙露庵,宋宫人饯汪水云处 高阳台 庚戌上巳后六日,亚子自魏塘归来,道出芦中,阻风雨留泊。醉后赋此奉赠 高阳台 上元移筝 高阳台 唐山地震,避难于北京西郊而作 高阳台 秋柳 高阳台 重阳游玉佛寺 高阳台(春梦) 高阳台 雨中送别,归来都无意绪,灯下成此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急急如律令 婢妾鱼 包含习的成语 釜底抽薪 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攘权夺利 五陵英少 圆象 窥牖小儿 纳诲 麻字旁的字 包含霾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独甚 疵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