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晴步西园》

时间: 2025-05-02 23:34:29

诗句

急雨正新霁,林端明晚霞。

松亭临旷绝,竹径入欹斜。

花落留深草,泉生上浅沙。

稚圭贫亦乐,一部奏池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34:29

原文展示:

晴步西园 文同 〔宋代〕

急雨正新霁,林端明晚霞。 松亭临旷绝,竹径入欹斜。 花落留深草,泉生上浅沙。 稚圭贫亦乐,一部奏池蛙。

白话文翻译:

刚刚经历了一场急雨,现在天空放晴,林梢上晚霞明亮。 松树下的亭子面对着空旷绝美的景色,竹林小径斜斜地延伸。 花儿凋落,留在茂密的草丛中,泉水从浅沙上涌出。 即使贫穷,稚圭依然快乐,池塘里的蛙声就像一部乐曲。

注释:

  • 新霁:刚刚放晴。
  • 林端:林梢。
  • 明晚霞:晚霞明亮。
  • 临旷绝:面对着空旷绝美的景色。
  • 欹斜:斜斜地。
  • 稚圭: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自己。
  • 一部奏池蛙:池塘里的蛙声就像一部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雨后西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漫步西园时,被雨后的美景所触动而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放晴的西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霞、松亭、竹径、花落、泉生等景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急雨正新霁”一句,既表达了雨后的清新,又暗示了生活的起伏变化。“稚圭贫亦乐”一句,则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雨正新霁”:急雨过后,天空刚刚放晴,带来一种清新感。
  • “林端明晚霞”:林梢上的晚霞明亮,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 “松亭临旷绝”:松树下的亭子面对着空旷绝美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
  • “竹径入欹斜”:竹林小径斜斜地延伸,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
  • “花落留深草”:花儿凋落,留在茂密的草丛中,显得自然而和谐。
  • “泉生上浅沙”:泉水从浅沙上涌出,增添了生机。
  • “稚圭贫亦乐”:即使贫穷,稚圭依然快乐,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
  • “一部奏池蛙”:池塘里的蛙声就像一部乐曲,增添了自然的音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一部奏池蛙”将蛙声比作乐曲,形象生动。
  • 拟人:“泉生上浅沙”中的“生”字赋予泉水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西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晚霞:象征着美丽和变化。
  • 松亭:象征着宁静和坚韧。
  • 竹径:象征着幽雅和深远。
  • 花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自然。
  • 泉生: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池蛙: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音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急雨正新霁”一句,表达了什么? A. 雨后的清新感 B. 雨前的紧张感 C. 雨中的压抑感 D. 雨后的悲伤感

  2. “稚圭贫亦乐”一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贫穷的无奈 B. 对贫穷的厌恶 C. 对贫穷的满足 D. 对贫穷的逃避

  3. 诗中“一部奏池蛙”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晴步西园》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闺怨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迎真 添酒中六咏。酒杯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奉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次韵 和袭美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次韵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别墅怀归 病中秋怀寄袭美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蜂虿有毒 推聋装哑 甘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包含驷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异体字 有口 适情 缶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虚骄恃气 包含担的词语有哪些 真金不怕火炼 深入人心 卵泡 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背临 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