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36:35
原文展示:
西山桐十咏·桐径 陈翥 〔宋代〕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白话文翻译:
世人羡慕桃李花,因为它们能吸引人们来往,形成小径。 而我喜爱梧桐树,这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这条道路平坦端正,往来并不遥远。 它直直地延伸,没有倾斜,横亘在那里也显得挺拔。 月光下的树叶影影绰绰,春暮时花光映照。 清晨被露水打湿,夕阳随烟雾而昏暗。 不让杂草蔓延,任由根部裂开迸发。 可以拜访蒋诩那样的人,只有蓬蒿茂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翥在西山游玩时,对梧桐树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一句,对比了世人对桃李的喜爱和诗人对梧桐的偏爱,突出了诗人的独特品味。“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表明诗人对梧桐的喜爱已经成为了他性格的一部分。诗中的意象如“月夕叶景碎”、“清朝蒙露湿”等,都生动地描绘了梧桐树在不同时间的美态,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梧桐树的喜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时人羡桃李”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世人羡慕桃李花 B. 世人羡慕梧桐树 C. 世人羡慕小径 D. 世人羡慕隐士 答案:A
诗中“而我爱梧桐”一句,表明了什么? A. 诗人喜爱桃李花 B. 诗人喜爱梧桐树 C. 诗人喜爱小径 D. 诗人喜爱隐士 答案:B
诗中“月夕叶景碎”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月光下的树叶影子斑驳 B. 月光下的花光映照 C. 清晨的露水打湿 D. 夕阳随烟雾而昏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