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山桐十咏·桐径》

时间: 2025-05-06 08:36:35

诗句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36:35

原文展示:

西山桐十咏·桐径 陈翥 〔宋代〕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白话文翻译:

世人羡慕桃李花,因为它们能吸引人们来往,形成小径。 而我喜爱梧桐树,这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这条道路平坦端正,往来并不遥远。 它直直地延伸,没有倾斜,横亘在那里也显得挺拔。 月光下的树叶影影绰绰,春暮时花光映照。 清晨被露水打湿,夕阳随烟雾而昏暗。 不让杂草蔓延,任由根部裂开迸发。 可以拜访蒋诩那样的人,只有蓬蒿茂盛。

注释:

  • 蹊径:小路,由人踩踏而成的小径。
  • 梧桐:一种树木,常用于象征高洁或哀愁。
  • 中平端队道:指道路平坦端正。
  • 辽夐:遥远。
  • 欹斜:倾斜。
  • 月夕叶景碎:月光下的树叶影子斑驳。
  • 清朝蒙露湿:清晨树叶被露水打湿。
  • 烟暝:烟雾和昏暗。
  • 草蔓滋:杂草蔓延。
  • 蒋诩徒:指蒋诩,东汉时期的隐士,此处代指隐士。
  • 蓬蒿盛:蓬蒿茂盛,指荒芜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翥在西山游玩时,对梧桐树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一句,对比了世人对桃李的喜爱和诗人对梧桐的偏爱,突出了诗人的独特品味。“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表明诗人对梧桐的喜爱已经成为了他性格的一部分。诗中的意象如“月夕叶景碎”、“清朝蒙露湿”等,都生动地描绘了梧桐树在不同时间的美态,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世人羡慕桃李花,因为它们能吸引人们来往,形成小径。
  2.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而我喜爱梧桐树,这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3.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这条道路平坦端正,往来并不遥远。
  4.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它直直地延伸,没有倾斜,横亘在那里也显得挺拔。
  5.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月光下的树叶影影绰绰,春暮时花光映照。
  6.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清晨被露水打湿,夕阳随烟雾而昏暗。
  7.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不让杂草蔓延,任由根部裂开迸发。
  8.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可以拜访蒋诩那样的人,只有蓬蒿茂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时人羡桃李”与“我爱梧桐”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独特品味。
  • 拟人:“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赋予了道路以人的特质,显得生动。
  • 意象:通过“月夕叶景碎”、“清朝蒙露湿”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梧桐树的喜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梧桐:象征高洁或哀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月夕叶景碎:月光下的树叶影子斑驳,营造了一种幽静的美感。
  • 清朝蒙露湿:清晨树叶被露水打湿,增添了一种清新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时人羡桃李”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世人羡慕桃李花 B. 世人羡慕梧桐树 C. 世人羡慕小径 D. 世人羡慕隐士 答案:A

  2. 诗中“而我爱梧桐”一句,表明了什么? A. 诗人喜爱桃李花 B. 诗人喜爱梧桐树 C. 诗人喜爱小径 D. 诗人喜爱隐士 答案:B

  3. 诗中“月夕叶景碎”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月光下的树叶影子斑驳 B. 月光下的花光映照 C. 清晨的露水打湿 D. 夕阳随烟雾而昏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山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陈翥《西山桐十咏·桐径》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陈翥《西山桐十咏·桐径》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两者都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北山道人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 车螯二首 寄李道人 石竹花 春怨 钟山即事 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客有记翎经冥三韵而 寄郎侍郎 外厨遗火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丑结尾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陆詟水栗 只身孤影 畦陌 显爵 立刀旁的字 锢闭 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文如春华 道具 予齿去角 包含羽的词语有哪些 硬骨头 紫气东来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