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梅伯言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1:46:09

诗句

单绪真传自皖桐,不孤当代一文雄。

读书养性原家教,绩学参微况祖风。

众妙观如蜂庤蜜,独高格似鹤骞空。

上池我亦源头识,可奈频过风日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09

原文展示

赠梅伯言 其二
单绪真传自皖桐,不孤当代一文雄。
读书养性原家教,绩学参微况祖风。
众妙观如蜂庤蜜,独高格似鹤骞空。
上池我亦源头识,可奈频过风日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梅伯言的学问与才华传承自皖桐,绝非孤立于当代,真乃文人中的杰出之士。读书养性本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学习和研究更是继承了祖先的风范。众多的道理就像蜜蜂采蜜一般,而他的品格则如高飞的鹤一样超脱。至于我,也曾在这条源头上有所了解,然而却无奈,常常在风日之间匆匆而过。

注释

  • 单绪:指单纯的传承,强调学问的来源。
  • 皖桐:指皖地的桐树,这里用以象征梅伯言的家乡。
  • 家教:指家庭的教育。
  • 绩学:指努力学习和研究。
  • 众妙观:指各种深奥的道理。
  • 蜂庤蜜:比喻众多的道理像蜜蜂一样勤劳、细致。
  • 独高格:指独特而高尚的品格。
  • 上池:指源头,可能暗指学问的起源。
  • 风日中:形容在风光明媚的日子中迅速经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以严谨治学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闻名于世。曾国藩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其治家、治国的理念影响了后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曾国藩与梅伯言交往之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梅伯言的敬佩与赞赏,借此传达他对教育、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取了五言律诗的结构,字句工整,韵律和谐。全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梅伯言的赞美和对学问的探讨,展现出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和品德的重视。开篇以“单绪真传自皖桐”引入,强调了梅伯言学识的渊源,接着通过“读书养性原家教”进一步阐述了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种结合使得诗意更为深远,既有个人的追求,也有对传统的尊重。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诸如“众妙观如蜂庤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获取知识的艰辛与乐趣;而“独高格似鹤骞空”则突出了梅伯言的卓然不群。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深化了对人物的刻画。

最后一句“可奈频过风日中”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感慨,仿佛在说尽管自己了解一些学问,却仍旧不能驻足于此,反而在生活的忙碌中匆匆而过。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赞美与自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曾国藩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单绪真传自皖桐:梅伯言的学问源于家乡皖桐,强调其传承的真实与纯正。
  2. 不孤当代一文雄:梅伯言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
  3. 读书养性原家教:读书、修身养性本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4. 绩学参微况祖风:努力学习与研究,继承了祖先的文化传统。
  5. 众妙观如蜂庤蜜:深奥的道理如同蜜蜂采蜜,形象而生动。
  6. 独高格似鹤骞空:梅伯言的品格高超,像鹤一样高飞。
  7. 上池我亦源头识:我也曾对这学问的源头有一些了解。
  8. 可奈频过风日中:可惜的是,我常常在繁忙的日子中匆匆而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众妙观如蜂庤蜜”,将道理与蜜蜂的勤劳相比较,生动形象。
  • 对比:将梅伯言的卓越与诗人自身的无奈相对照,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将“风日中”拟人化,使其具备了时间的流逝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梅伯言的赞美,以及对学问传承与个人修养的思考。通过对比,曾国藩表达了自己对学识的渴求与对生活匆忙的无奈,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个人追求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伯言:象征着当代优秀文人的典范。
  • 皖桐: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根基。
  • :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超然的境界。
  • :象征着勤奋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伯言的学问来源于哪里? A. 个人努力
    B. 皖桐
    C. 家庭教育

  2. 诗中用哪个意象来表现梅伯言的品格?
    A. 蜂
    B. 鹤
    C. 龟

  3. 诗人对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A. 满意
    B. 无奈
    C. 自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曾国藩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曾国藩更强调文化与教育的传承,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追求。

参考资料

  1. 《曾国藩全集》
  2. 《清代诗词鉴赏》
  3. 《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方池 范湘监务许惠其父盘溪居士诗先往数语焉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蕃与斯远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涧 蕃来湖州连与叔骥和叔明父叔宝相从又从和叔 蕃近有干字韵属教授兄而知县尉曹皆尝用是韵 蕃尝以闰九日约谢章二丈会南堂有事而止既欲 蕃丙午冬分宜见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隐民 通工易事 身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星凤 千头木奴 三点水的字 醴酒 苦心孤诣 包含柜的词语有哪些 乘坚驱良 广字头的字 麟甸 顿口无言 不挑之祖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