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09
酬九弟
曾国藩
杜韩不作苏黄逝,今我说诗将附谁。
手似五丁开石壁,心如六合一游丝。
神斤事业无凡赏,春草池塘有梦思。
何日联床对镫火,为君烂醉舞仙僛。
这首诗的意思是:杜甫和韩愈不再创作,苏轼和黄庭坚也已去世,今天我写诗又能寄托给谁呢?我的手像五位工匠一样能够开凿石壁,心中却如同六合之中那游动的丝线,无法稳定。我的事业虽无特别的赏识,春天的草地和池塘中却充满了梦想的思绪。何时我们能共枕而卧,围着灯火,与你一起醉舞于仙境呢?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役中表现突出,后又参与洋务运动,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曾国藩晚年,反映了他对于当时文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古代名家已不复存在,曾国藩在感怀中对未来的创作寄予希望。
《酬九弟》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考的诗。开头两句以历史人物的陨落引入,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怀念与孤独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感到的孤立无援,似乎找不到可以托付情感的知音。接着,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创作状态,手能开石壁,象征着他高超的才华,但心中却如游丝般漂浮,显示出他对未来创作的迷茫与不安。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虽然事业上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但春天的草地和池塘却让他感受到梦想的美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何日联床对镫火,为君烂醉舞仙僛”,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如“手似五丁”与“心如六合”的对比,突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人的怀念、对自身创作无奈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交织。
诗词测试:
“杜韩不作苏黄逝”是指哪些古代诗人?
诗中“手似五丁开石壁”意在表达什么?
“心如六合一游丝”中的“游丝”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曾国藩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关系,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