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6:00
浣溪沙 苏轼 〔宋代〕
麻叶层层苘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
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这首词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活气息。诗中浓密的麻叶和青翠的苘叶交相辉映,不知哪家正在煮茧,香气弥漫整村。隔着篱笆,听见了丝织娘轻声细语。诗人拄着白杖,醉眼朦胧,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他想起了捣制青豆的情景,肚子也开始饿了。于是,他不禁问道:豆叶什么时候才会变黄呢?
这首词虽没有明确的古典典故,但其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与传统农业社会息息相关,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以豪放、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在乡村生活中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厚感情。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生动场景。诗中所描绘的麻叶、苘叶、煮茧的香气、丝娘的娇语,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田园画卷。诗人用“隔篱”的描写,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读者也能听见那轻柔的语音。
另外,诗人以“垂白杖藜抬醉眼”描绘了自己的状态,既表现了对生活的陶醉,也透出一丝倦怠,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淡然。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则传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生活的思考,豆叶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
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富有哲理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淡泊明志”的人生观。
诗词测试:
诗中“隔篱娇语络丝娘”中的“娇语”指的是什么?
A. 纺织的声音
B. 亲密的对话
C. 煮茧的香气
诗人提到的“豆叶”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乡村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