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钱道人赞》

时间: 2025-04-28 03:10:25

诗句

栟榈冠,青芒屩,上天下夫不骑鹤。

唤作神仙渠不肯,道是凡人我又划,会稽城中且賣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0:25

原文展示:

栟榈冠,青芒屩,上天下夫不骑鹤。
唤作神仙渠不肯,道是凡人我又划,会稽城中且賣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他头戴栟榈冠,脚穿青色的鞋子,在世间游荡却不骑仙鹤。他自称是神仙,但却不愿意接受,反而表示自己是凡人,仍然在会稽城中卖药谋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栟榈冠:用栟榈叶编成的帽子,古代道士的标志性服饰。
  • 青芒屩:青色的草鞋,古人常穿的鞋子。
  • 骑鹤:骑乘仙鹤,常用来形容神仙的生活。
  • 渠不肯:他(指道士)不愿意。
  • 道是凡人: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 会稽城: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典故解析:

  • 骑鹤:源于道教文化,传说中的神仙都可以骑鹤飞天,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象征。
  • 卖药:指道士虽然有修行但仍需谋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风直白豪放,内容多涉及家国情怀、个人理想与历史感。陆游在南宋时期,面对外敌的侵扰,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钱道人赞》是陆游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道教文化的流行,以及个人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诗歌鉴赏:

《钱道人赞》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道士的服饰和行为,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但他却选择了世俗的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琐碎。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道教文化中的神秘与现实的碰撞,也映射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索。

陆游在诗中使用了简单直接的语言,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他让道士自称“凡人”,这似乎是对理想的否定,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自我认知的肯定。通过这种反讽,陆游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接受,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同样得以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栟榈冠,青芒屩”描绘了道士的打扮,显示出其身份和特征。
  • “上天下夫不骑鹤”强调了道士的选择,虽然他有修道之名,却不愿意追求那种超凡的生活。
  • “唤作神仙渠不肯”进一步揭示了道士的自我定位,他拒绝被贴上神仙的标签。
  • “道是凡人我又划”表明他对世俗的认同,甚至有些自嘲。
  • “会稽城中且賣藥”则是一种现实的反映,显示了他在世俗生活中的生存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道士虽自称神仙,但实际上是对自我身份的反思。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使读者在朗读时感受到节奏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接受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通过道士的形象,陆游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栟榈冠:象征道教文化和修道者的身份。
  • 青芒屩:代表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世俗的依附。
  • 骑鹤: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栟榈冠”指的是哪种帽子?

    • A. 草帽
    • B. 道士帽
    • C. 军帽
  2. 诗中“骑鹤”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超凡脱俗
    • C. 平凡生活
  3. 诗人自称“凡人”,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

    • A. 自我否定
    • B. 对现实的接受
    •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陆游的《钱道人赞》更加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这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钱道人赞》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盂兰竹枝词 其八 盂兰竹枝词 其七 盂兰竹枝词 其六 盂兰竹枝词 其五 盂兰竹枝词 其四 盂兰竹枝词 其三 盂兰竹枝词 其二 盂兰竹枝词 其一 东古寺次杨伯祥兵部韵寄金子骏先生 春游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天朝田亩制度 包含煮的成语 曲意承迎 杞人忧天 包含夏的成语 以日为岁 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枚举 便衣 包含镞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其它 再接再厉 颠崖 牛字旁的字 大肆宣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