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时间: 2025-04-26 03:33:30

诗句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

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

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0

原文展示: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
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
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白话文翻译:

每年花开之时,总是经历风雨的侵扰。
总是不肯放晴,耽误了寻花的人们。
今天听说天气终于晴了,但花儿却已凋零成尘。
寄语花神,何不如当初不让春天来临呢?

注释:

  • 年年:每年。
  • 花时候:花开的时候。
  • 风雨成旬:风雨持续了十天。
  • 不肯开晴:不愿意放晴。
  • 误却:耽误了。
  • 陌上人:指在田野、路边寻花的人。
  • 成尘:变成了尘埃,指花已凋谢。
  • 寄语花神:向花神诉说心声。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春天和花开的期待与失落。花神在古代文学中经常被提及,象征着春天与花朵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诗词多以细腻、婉约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可能源于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诗人在春天到来时却发现花已凋零,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以其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诗人用“年年才到花时候”开篇,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然而随之而来的“风雨成旬”,则暗示了生活的不如意与无常。诗中“寻花陌上人”生动描绘了春日寻花的情景,而“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更是将期待与失落的对比推至高潮。诗人不仅感叹花的凋零,也寄语花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无法永驻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常以婉约的方式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年年才到花时候”:每年春天来临时,花才开始盛开。
    • “风雨成旬”:然而春天的雨水却持续不止,影响了花的开放。
    • “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天气不肯放晴,耽误了那些寻花的人们。
    •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今天终于听说天晴了,但花却早已枯萎。
    • “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向花神诉说,何不如当初不让春天来临。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雨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行为,使得自然现象与人情感联系更紧密。
    • 对比:通过“天晴”与“花已成尘”的对比,强化了失落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风雨与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美好、生命与青春,然而花的凋零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失去。
  • 风雨:代表了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 春天:通常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但在诗中却带来了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花开的喜悦
    答案:B

  2. “风雨成旬”意指什么?
    A. 风雨只下几天
    B. 风雨下得很长
    C. 风雨不再
    答案:B

  3. 诗人在期待什么?
    A. 花的开放
    B. 花的凋谢
    C. 风的消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但其情感更偏向于个人的思念与孤独。
  • 苏轼的《赤壁赋》则通过酒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虽同为抒发情感,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到寿安精舍 陪留宰游灌溪回饮县圃六绝 念往 秋怀五首简陈巽叔徐伯老 和壁间谢艮斋留题 酬陈叔裕四首 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晚春书怀简陈巽叔二首 送许士龙秘校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奸回不轨 水字旁的字 近影 包含求的词语有哪些 雁泊人户 舟字旁的字 明义 淡水之交 斗字旁的字 功成愿遂 音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言事官 枲实 朗姆酒 绰绰有裕 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