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58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在清明和上巳节的时候,西湖的景色真好,满眼都是繁华的景象。
大家在争着问:哪家好呢?绿柳依依,红轮马车在路上奔驰。
游人们到了黄昏,三三两两相伴而去,醉醒之间,喧闹不已。
沿着小路转向堤岸,直到城头,眼前全是花。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词和散文闻名,开创了“婉约派”的风格。
这首词作于清明上巳节,描绘了西湖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节日气氛。诗人在游览西湖时,感受到春日的繁华与游人的欢声笑语,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这首《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通过描绘西湖清明节的景象,展现了繁华的春日生活。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盛景的热爱和对游人欢快心情的共鸣。
首先,诗的开头便用“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引入主题,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接着“争道谁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游人之间的热烈讨论,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欢聚的场景。
“绿柳朱轮走钿车”通过细腻的描写,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游玩的人们。柳树的绿意与马车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活泼而富丽的温暖气息。
在接下来的“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中,诗人捕捉到了游人们在黄昏时分的惬意与欢快,展现了他们在醉意与清醒之间的微妙状态,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欢声笑语的余音绕梁。
最后一句“直到城头总是花”,则将视野从西湖的繁华引向了远方,象征着美丽的延续和生活的希望。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洒脱、愉悦的心境。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画面,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欢快的心境。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哪个季节的节日?
“绿柳朱轮走钿车”中的“朱轮”指的是什么?
诗中“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