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时间: 2025-04-26 03:59:58

诗句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58

原文展示: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和上巳节的时候,西湖的景色真好,满眼都是繁华的景象。
大家在争着问:哪家好呢?绿柳依依,红轮马车在路上奔驰。
游人们到了黄昏,三三两两相伴而去,醉醒之间,喧闹不已。
沿着小路转向堤岸,直到城头,眼前全是花。


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节日,通常在阳历四月初,与扫墓、踏青等活动有关。
  • 上巳:古代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习俗包括洗浴、游玩等。
  • 朱轮:形容马车的红色车轮,象征富贵。
  • 钿车:装饰华丽的马车,体现了当时的繁华与奢侈。
  • 醒醉:指在喝酒后既有清醒又有醉意的状态,表现出游人欢乐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词和散文闻名,开创了“婉约派”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明上巳节,描绘了西湖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节日气氛。诗人在游览西湖时,感受到春日的繁华与游人的欢声笑语,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通过描绘西湖清明节的景象,展现了繁华的春日生活。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盛景的热爱和对游人欢快心情的共鸣。

首先,诗的开头便用“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引入主题,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接着“争道谁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游人之间的热烈讨论,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欢聚的场景。

“绿柳朱轮走钿车”通过细腻的描写,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游玩的人们。柳树的绿意与马车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活泼而富丽的温暖气息。

在接下来的“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中,诗人捕捉到了游人们在黄昏时分的惬意与欢快,展现了他们在醉意与清醒之间的微妙状态,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欢声笑语的余音绕梁。

最后一句“直到城头总是花”,则将视野从西湖的繁华引向了远方,象征着美丽的延续和生活的希望。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洒脱、愉悦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描绘西湖春天的美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 争道谁家:游人之间互相询问,表现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 绿柳朱轮走钿车:生动描绘了绿柳和华丽马车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描绘游人们在黄昏时分的欢声笑语,体现出他们的愉悦心情。
  •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将视野拓展到更远处,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无处不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柳朱轮”和“醒醉喧哗”,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用“醒醉”形容游人的状态,生动形象。
  • 意象:柳树和花朵构成春天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欢聚。
  • 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 马车:象征着繁华与富贵。
  •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春天的美好。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画面,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欢快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哪个季节的节日?

    • A. 夏季
    • B. 春季
    • C. 秋季
  2. “绿柳朱轮走钿车”中的“朱轮”指的是什么?

    • A. 马车的红色轮子
    • B. 船的红色桨
    • C. 花的红色瓣
  3. 诗中“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的意思是?

    • A. 游人在黄昏时分离去,欢声笑语
    • B. 游人在清晨醒来,继续游玩
    • C. 游人在夜晚回家,沉默无声

答案:

  1. B. 春季
  2. A. 马车的红色轮子
  3. A. 游人在黄昏时分离去,欢声笑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对生活的感慨。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采桑子》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是描绘游乐与生活的诗作,但前者更注重景物描写和欢快的氛围,而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放与及时行乐的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欧阳修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为丹霞一众募布 梅影 露珠 送钟员外(赋松) 仙水庙 间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失调名 卜算子·春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籯赍橐负 包含下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至信辟金 恐后无凭 治牧 枉费唇舌 浸种 草字头的字 触目悲感 雨字头的字 绞丝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字长 简心 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多情多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