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2:56
露珠
作者: 释今普 〔明代〕
荷泻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
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
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
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
这首诗描写了露珠的幽美与难得,开头提到曾经怀疑那像合浦珠般的露珠是否真的来自于天上,没想到它的来源却是如此微小细腻。青莲花中的重逢是容易的,而在红雪炉中偶然见到则显得珍稀。兰麝的香气轻轻垂挂在素色的帷幕上,而冷冷的珊瑚枕头则掩盖了层层的帏幕。即便是让玉线穿透这样的难关,又何况是让罗珍的袖子平安归来呢?
作者介绍:释今普,明代僧人,擅长诗文,作品多与自然、哲理相关,强调内心的感受与生活的细腻。
创作背景:在明代,士人多有隐逸之志,诗中通过露珠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与内心追求的结合,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敏感。
这首诗通过对露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句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意象,将露珠比作合浦珠,表达了其珍贵和独特。荷花、青莲等自然元素的引入,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静谧的美感。
在第二联中,青莲花和红雪炉的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重逢体验:一种是自然中的轻松与常见,另一种是生活中的珍贵与稀有。这种对比让人思考在生活中,重逢的意义和价值。
之后的描写,如“兰麝香氛”和“珊瑚枕冷”,则将诗的情感推向了更深层次,香气和寒冷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立体。最后一句提到的“任教玉线穿难就”,则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露珠的细腻描绘,探讨了重逢的珍贵与生活中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感受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合浦珠”象征什么?
“青莲花里重逢易”中的“青莲花”有何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兰麝香”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中的美,但释今普更多地关注于细腻的生活感受,而李白则注重表达孤独与抒情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