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2:36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长夏无所为,客居课奴仆。
清晨饭其腹,持斧入白谷。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
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尚闻丁丁声,功课日各足。
苍皮成委积,素节相照烛。
藉汝跨小篱,当仗苦虚竹。
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
不示知禁情,岂惟干戈哭。
城中贤府主,处贵如白屋。
萧萧理体净,蜂虿不敢毒。
虎穴连里闾,堤防旧风俗。
泊舟沧江岸,久客慎所触。
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
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
尔曹轻执热,为我忍烦促。
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
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
在漫长的夏季里无所事事,我寄居在他人家中,指使奴仆干活。清晨吃过早饭,便拿着斧头走进白色的山谷。青天在高处,十里之外砍伐阴暗的树木。人们肩上已经挑了四根木头,正午时分下山来到山脚。还可以听到“丁丁”的斧声,每天的工作量都足够。树皮堆积成堆,白色的树节在烛光下闪烁。为了你们跨过小篱笆,必须依靠那苦涩的虚竹。荒野中熊猿咆哮,野兽等待人肉。没有显示出禁忌的情感,岂止是干戈哭泣的悲伤。城中贤德的主人,居住的地方贵如白屋。寒风萧萧,环境整洁得让蜂虿不敢侵袭。虎穴连通着街道,防范着旧有的风俗。停船在沧江岸边,久居者要小心所触。居住在西边的崖峭壮丽,雷雨季节的云气深厚。房屋多次修缮,衰老的年纪独自怯懦。你们轻率地执着热情,令我忍受烦躁的催促。秋光临近青色的山岑,季月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以微寒回报你们,共同喝上一斛酒。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关心民生,作品风格沉稳,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课伐木》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在异乡的艰辛生活。诗中表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课伐木》通过描绘劳作场景,展现了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开篇以“长夏无所为”引入,渲染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氛围,紧接着描写了清晨出发的情景,带出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中反复出现的“丁丁声”,不仅是对劳动场景的生动描述,也暗示着杜甫对劳动的尊重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类劳动紧密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描绘劳动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尤其是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理解。
在意象方面,诗中涉及到青天、阴木、苦竹等,传递出一种自然的清新和生命的力量。而“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则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沉思。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劳动者的艰辛,表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课伐木》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丁丁声”指的是:
A. 雨声
B. 斧声
C. 鸟鸣
D. 车声
诗中“苍皮成委积”意思是:
A. 树木稀少
B. 树皮堆积成堆
C. 树木茂盛
D. 树木开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