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57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杜甫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远望鼎湖,景色迷人,宫阙象征着新的宪法和章程。
四海之内仍然多有困难,中原大地让我怀念旧时的臣子。
适应时局而安于现状,自古以来就有治国的抱负。
感激张天步的到来,他从容不迫地扫除尘埃。
南方要图谋飞翔的羽翼,北方要捧住星辰。
漏鼓声中依然思念白昼,宫中的黄莺已停止春天的歌唱。
空留玉帐的术士,愁苦的锦城人无可奈何。
阁道通往丹地,江潭隐藏着白蘋的踪迹。
这一生何以再回蜀地?不死的我会回归秦国!
如果公您能登上台辅之位,临危之时请不要顾惜自己的生命!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历经了盛唐、安史之乱等历史变迁,诗风沉郁悲壮,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对旧臣的怀念。正值社会动荡,杜甫作为忠臣,心系国家安危,表达了对严公(严武)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朝中辅佐国家,安定民生。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诗。杜甫通过对严公的送别,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作者以“鼎湖瞻望远”描绘远景,体现出一种高远的志向,而“象阙宪章新”则寓意着对新政的期望。接着,诗人提到“四海犹多难”,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尤其是“中原忆旧臣”,显示出他对历史的回溯与对往昔的追忆。
在诗的中间部分,杜甫通过“感激张天步”的描写,表现出对有才之士的期望与支持,而“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则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表达时间流逝时,诗人提到“漏鼓还思昼”,象征着他对光阴的感慨与珍惜。最后,杜甫以“临危莫爱身”作结,表达了他对严公的期望,希望他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不惧个人安危,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以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严公的期望,呼唤更多有才之士为国家服务,展现其浓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
杜甫的“鼎湖瞻望远”中所象征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漏鼓”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临危莫爱身”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