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41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细雨刚停,变得越来越细腻,映衬着天空轻盈地飘舞。
阶前的短草因泥水而不受影响,院中的长条风忽然变得稀薄。
舞动的石头仿佛要将乳白色的水花飞溅,
行云切莫让它沾湿了神仙的衣裳。
眼前的江船为何这样匆忙,
还没来得及安稳就要逆流而归。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和,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现实。
《雨不绝》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生活艰苦。诗中描绘了细雨过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沉思。
《雨不绝》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杜甫通过细致的描写,将雨后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篇便以“鸣雨既过渐细微”描绘出细雨停后的清新气息,接着“映空摇飏如丝飞”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天空的轻盈感。诗人在表达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雨水的细微也暗示着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宁静。短草在雨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模样,风也变得稀薄,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坚韧与不屈。诗中的“舞石旋应将乳子”则生动地描绘了水与石的互动,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两句“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更是点明了人间的匆忙与不得安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尽管外界如此美好,生活却依然充满挑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忧虑。
诗中“鸣雨既过渐细微”中的“细微”是指什么?
“阶前短草泥不乱”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诗的最后一句“未待安流逆浪归”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