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5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作者: 李端 〔唐代〕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朋友的家在古老的山林之间,位于杂乱的山峰西面。最近春天的云彩布满天空,让人思绪万千,回忆起与朋友相聚的点滴,让人倍感迷惘。听到寺庙的钟声,似乎想去野外的寺庙,期待着月光洒在溪水上。在这样的情景中,诗人感到一阵惆怅,仿佛置身于幽梦之中,依依不舍地回忆起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小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多见记载,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际情感,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端对友人张芬的怀念之际,表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常常在山水之间寄情,以诗歌为媒介,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这首《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的开头两句提到“旧林壑”,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暗示着友人之家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向往。接下来的“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则通过春天的云彩引出思念,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相思”却让人感到迷惘,突显了思念的复杂情感。
第三、四句中,诗人想象着听到寺庙的钟声,想前往寺庙,期待着月光洒在溪水上。这里的“闻钟”、“待月”构建了一种静谧而又浪漫的气氛,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到失落和惆怅,似乎置身于梦境之中,依恋着曾经走过的小路,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又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体现了李端细腻的诗风与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呈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厚的友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君家”是指谁的家?
诗中提到的“闻钟”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