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8:37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李端〔唐代〕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
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这条通往巴水的道路在天边延伸,夜晚的猿声使我思念这位客人。云彩在远处慢慢消散,树林中却依然隐约可见。残月即将暗淡地落下,空中的霜寒意渐显。楚地的人们都掩面流泪,听到猿声的第三声。
作者介绍:李端,字季长,号青山,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李端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以及人情冷暖,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于李端送别友人之际,正值夜晚,猿声悲鸣,增添了离别的愁绪,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送客赋得巴江夜猿》通过描绘巴水沿途的自然景色与猿声,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以“巴水天边路”引出景色,展现出一幅远望的图景。接着“啼猿伤客情”,将猿的哭叫与离别的情感紧密相连,体现了作者内心的伤感。
诗中“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一句,描绘了云彩慢慢散去,树木在夜色中隐约可见的情景,给人以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惆怅。而“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则引入了夜晚的氛围,残月即将消逝,清冷的霜气逐渐显露,营造了一个孤寂且怅然的意境。
最后一句“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将情感推向高潮,楚地的人民因猿声而流泪,表明离别不仅是个人的悲伤,更是共鸣于众的情感。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的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巴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啼猿伤客情”中的“啼猿”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楚人”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