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时间: 2025-04-30 09:39:41

诗句

文卓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於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9:41

原文展示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王安石 〔宋代〕

文卓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於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的严苛与局限。诗人在开头提到隋唐时期的文采和进取精神,接着对现状表达了无奈与失望,认为并不理解当今的政治和人才选拔。流动的波浪象征着高论的屈服,很多前途光明的年轻人才因为环境的压制而选择放弃。最后,诗人提到皋陶的九德,强调了识人的智慧,呼唤要在这个圣明的时代,关注那些不同寻常的人才。

注释

  • 文卓:指文才出众的人,卓越的才能。
  • 鸿都:指汉朝的都城长安,象征着权力中心。
  • 程人物:指程式化的人物,意为那些不具备真才实学,只是按照固定模式获取功名的人。
  • 皋陶:古代贤人,以德行著称,强调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推动了新法改革。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描绘社会变革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反映了他对科举制度和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关注与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中通过对比隋唐时期与当时的现状,表现出对人才选拔机制的不满。开篇提到的“文卓始隋唐”不仅回顾了历史的辉煌,更暗示了现状的乏力与无奈。诗中“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下,许多应试者仅仅是凭借形式而非实质才能获得功名的现实,从而使得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而“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一联,生动地描绘了高论的屈服与流失,隐喻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提到皋陶的“九德”,通过对历史贤人的引用,王安石强调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呼唤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注,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与文化人的理想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文卓始隋唐:文才出众自隋唐以来。
    2. 进取归一律:追求进步却都成了同样的模式。
    3. 安知鸿都事:如何能够了解长安的事务。
    4. 竟用程人物:竟然使用那些程式化的人才。
    5. 变今嗟未能:如今的变化让人叹息却无能为力。
    6. 於己空自咄:对自己只能空自叹息。
    7. 流波亦已漫:流动的波浪也已漫长。
    8. 高论常见屈:高尚的论述常常被屈服。
    9. 故令俶傥士:因此使得有才俊的人。
    10. 往往弃堙郁:常常选择放弃郁结的心情。
    11. 皋陶叙九德:皋陶叙述九种德行。
    12. 固有知人术:本有识别人才的技巧。
    13. 圣世欲尔为:在这个圣明的时代希望你们能。
    14. 徐观异人出:细看那些不同寻常的人才出现。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文卓始隋唐”与“进取归一律”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用“流波”隐喻社会变化与人才流失。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深刻批判,强调了时代人才选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改进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流波:象征时代的流动与变迁,暗示人才如水流般被冲走。
  • 皋陶:象征德行与识人之能,强调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鸿都"主要指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长安
    • C. 南京
    • D. 洛阳
  2. 诗中提到的“流波”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人才流失
    • C. 自然景观
    • D. 历史变迁
  3. 皋陶被称为“九德”的象征,代表什么含义?

    • A. 政治权力
    • B. 道德与才智
    • C. 财富与地位
    • D. 文学成就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在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人才的选拔与科举,而杜甫则关注于国家的兴衰与民生困苦。两者的诗风各有特色,但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天台司马道士 闺怨二首 闺怨二首·其一 高阳台·为荫阶老前辈题绿天草庵瀹茗图1893 青山湿遍 五月二十四日,宣武门西广西义园视亡儿小羊墓。是日为亡姬桐娟生日。 双调望江南 水调歌头 其五 听歌有感 水调歌头 其四 听歌有感 水调歌头 其三 听歌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包含南的词语有哪些 感悼 玉东西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 黏吝缴绕 安内攘外 流滞 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手字旁的字 印章 我武惟扬 人琴两亡 一体知照 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