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26
出城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惯作野人多野兴,
欲为时用少时材。
出城偶与沙尘背,
转觉溪山入眼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想要为世俗所用,却又感到所需之材寥寥无几。出城时,偶然与尘土相背,突然发现眼前的溪山景色更加迷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以从“出城”一词联想到古代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向往自然、拒绝喧嚣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古诗词,作品常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对官场生活和社会现象感到失望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出城》是一首反映王安石内心世界的诗歌。诗中通过“惯作野人”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渴望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疲倦与对自然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在“出城偶与沙尘背”一句中,诗人在离开城市的过程中,感受到尘土的喧嚣与压迫,似乎在暗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转觉溪山入眼来”则是诗人在自然景色面前,心灵得以解放的瞬间,展现了自然之美对他心灵的洗礼与愉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风格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表达了追求精神自由、逃避尘世纷扰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出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官场的忠诚
在诗中,沙尘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生活的烦扰
C. 诗人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溪山”代表了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自由
C. 世俗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