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09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盘石,至今缭遶白云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法和衣钵过南华”表达了高僧的传承与教义的延续,而“正叶传师萃一花”则暗指佛教的教义和人间的众生。接着,描绘了“胜地”被雾气笼罩的淮水和石头,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迷离;“望星人指楚天涯”则体现了对理想和追求的渴望。接下来,诗人提到“数千松倚西山老”,表现了自然的沧桑与历史的沉淀;“七百僧悲去路赊”则暗示修行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最后的一句“一片苍苔涅盘石,至今缭遶白云遮”则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实施者,提倡新法以振兴国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山居杂言》写于王安石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山居杂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象的诗作。王安石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烦扰的厌倦。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淮水”、“松”、“苍苔”等,构建了一个宁静、恬淡的山居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在气氛上,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宗教传承的意义,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而后几句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特别是“七百僧悲去路赊”,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王安石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也映射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可以说,这首诗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对宗教信仰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选择题:王安石的《山居杂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数千松倚西山老”中的“松”象征着__。
判断题: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位著名画家。(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