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居杂言》

时间: 2025-04-26 21:50:09

诗句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盘石,至今缭遶白云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09

原文展示: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盘石,至今缭遶白云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法和衣钵过南华”表达了高僧的传承与教义的延续,而“正叶传师萃一花”则暗指佛教的教义和人间的众生。接着,描绘了“胜地”被雾气笼罩的淮水和石头,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迷离;“望星人指楚天涯”则体现了对理想和追求的渴望。接下来,诗人提到“数千松倚西山老”,表现了自然的沧桑与历史的沉淀;“七百僧悲去路赊”则暗示修行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最后的一句“一片苍苔涅盘石,至今缭遶白云遮”则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法和衣钵:指佛教僧侣传承的法和衣物,象征着宗教的传承。
  2. 南华:南华山,传说中道教圣地。
  3. 胜地:指名胜风景之地,此处指诗人所处的隐居之地。
  4. 淮水:指淮河,流经中国东部,常作为自然景观描写。
  5. 涅盘:佛教术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6. 苍苔: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沉寂。
  7. 白云遮:描绘了自然景象,增加了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实施者,提倡新法以振兴国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山居杂言》写于王安石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山居杂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象的诗作。王安石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烦扰的厌倦。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淮水”、“松”、“苍苔”等,构建了一个宁静、恬淡的山居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在气氛上,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宗教传承的意义,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而后几句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特别是“七百僧悲去路赊”,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王安石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也映射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可以说,这首诗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法和衣钵过南华:表达佛教的法与衣物流传至南华山,象征了宗教的传统与传承。
  2. 正叶传师萃一花:意指佛教教义在大千世界中如同一朵花,聚集着众多的信徒。
  3. 胜地雾迷淮水石:描绘隐居之地的美景被雾霭笼罩,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4. 望星人指楚天涯:象征追求理想和人生目标的渴望,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5. 数千松倚西山老:表现出自然的沧桑与历史的积淀,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6. 七百僧悲去路赊:隐喻修行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传达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7. 一片苍苔涅盘石:苍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涅盘石则是超脱生死的象征。
  8. 至今缭遶白云遮:意境悠远,描绘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教义比作花朵,形象生动。
  2.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
  3. 对仗:如“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对宗教信仰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法和衣钵:象征宗教的传承与信仰。
  2. :象征长寿、坚韧和自然的力量。
  3. 苍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静。
  4.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王安石的《山居杂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 B. 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 C. 对政治的批判
    • D. 对战争的愤怒
  2. 填空题:诗中“数千松倚西山老”中的“松”象征着__

  3. 判断题: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位著名画家。(对/错)

答案:

  1. B
  2. 坚韧与长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山水景色与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陶渊明的隐居思想:王安石在《山居杂言》中呈现了对宗教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展示了对自然与个人自我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用喜雨韵三首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浣溪沙(四用韵)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 满江红 豫章滕王阁 霜天晓角·小山幽彻 渔家傲·遍阅芳园闲半昼 满江红(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水调歌头(奉别诸同官) 暗香·九垓共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包含敌的成语 款款而谈 监貌辨色 高世骇俗 金字旁的字 温良忍让 龙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兴中会 非种 谨开头的成语 课绩 排门逐户 夭亡 欠字旁的字 阙角 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