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2:13
白日双流静,西看蜀国春。
桐花能乳鸟,竹节竞祠神。
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亲。
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白天的阳光静静地流淌,向西望去是蜀国的春天。
桐花盛开,能吸引小鸟,竹节争相装点神祠。
蹒跚的步伐徒然相望,前面的马鞭无法亲近。
知道从江边的仆射(指江边的朋友)回去,登上高台的又有谁呢?
“江仆射”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南文人,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对往事的回忆。蜀国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长,号逸少,生于湖北,官至太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其诗风清新自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柳震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和对蜀国美景的向往。
《送柳震归蜀》是司空曙描写友人离别时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蜀国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友人柳震的依依不舍。这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春暖花开的美好场景,白日和双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桐花与小鸟的关系,展现出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而竹节的描绘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生动。
诗中“蹇步徒相望”,写出了送别时的无奈与失落,暗示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情感的隔阂。最后一句“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以提问的方式结尾,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友人归去后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情的复杂,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围绕友人离别的主题,通过描绘蜀国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反映了人情的复杂与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国”是指哪个地区?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蹇步徒相望”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司空曙的《送柳震归蜀》,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高远的壮阔,后者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离别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