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摘玉堂红皱玉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3:19:05

诗句

颗颗苞甘液,年年饫老饕。

绝胜九千岁,三度窃蟠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9:05

原文展示:

颗颗苞甘液,年年饫老饕。
绝胜九千岁,三度窃蟠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美好景象,颗颗果实饱满甘甜,年年让贪吃的老饕享受。果实的美味胜过了九千年的仙桃,令人心醉神迷。

注释:

  • 颗颗:形容数量多,颗粒分明。
  • :指的是果实的外壳或包裹,含有甘液的意思。
  • 甘液:甘甜的汁液,指果实的美味。
  • :吃饱、享受的意思。
  • 老饕:贪吃的人,指对美食有极大追求的人。
  • 绝胜:超出、胜过的意思。
  • 九千岁: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仙桃,象征着长寿与美味。
  • :偷窃,形容对美味的渴望和享受。

典故解析:

“蟠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蟠桃树上结的桃子,食之可以长生不老。诗中提到的“九千岁”也与长寿相关,强调了诗中所描绘的甜美果实的珍贵和难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多以清新脱俗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对自然丰饶的感慨之际,反映了他对于生活幸福与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美味的享受。通过“颗颗苞甘液”这一形象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果实的诱人与丰盈,仿佛能够在读诗的同时品尝到那甘甜的滋味。接着通过“年年饫老饕”,表达了一种对美食的无尽追求,突出了生活的乐趣与满足感。

再者,诗中的“绝胜九千岁,三度窃蟠桃”则通过与神话传说中长寿的食品进行对比,强调了眼前果实的珍贵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在对美食的赞美中流露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体验的珍视,又有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颗颗苞甘液”:描绘了果实的丰盈与甘甜,表现自然的馈赠。
    • “年年饫老饕”:强调享受美食的乐趣,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绝胜九千岁”:与神话中的长生桃相对比,突出眼前美味的珍贵。
    • “三度窃蟠桃”:暗示对美味的渴望,如同窃取美味一般,强调其吸引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果实的美味比作神话中的长生桃,增强诗意。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丰收果实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甘液:代表生活的甜美与享受。
    • 老饕:体现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 蟠桃:象征长寿和神话中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千岁”指的是哪个神话中的食品?

    • A) 葡萄
    • B) 蟠桃
    • C) 苹果
  2. “颗颗苞甘液”中,“苞”指的是什么?

    • A) 果实
    • B) 叶子
    • C) 枝干
  3. 诗中提到的“老饕”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贪吃的人
    • B) 爱喝酒的人
    • C) 爱旅行的人

答案

  1. B) 蟠桃
  2. A) 果实
  3. A) 贪吃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都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但刘克庄的诗更显清新脱俗,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大辞典》
  3.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夜 题画薄荷扇 湖上 五鼓 四日夜鸡未鸣起作 舟中作 放翁自赞 出塞曲 述悲 中庭纳凉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堑山堙谷 见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祝寿延年 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龙飞凤翥 史话 留针 差选 愤世嫉邪 介入 明修暗度 戈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祛衣受业 学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