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六州歌头·维摩病起》

时间: 2025-05-13 11:34:51

诗句

维摩病起,兀坐等枯株。

清晨里,谁来问,是文殊。

遣名姝。

夺尽群花色,浴才出,酲初解,千万态,娇无力,困相扶。

绝代佳人,不入金张室,却访吾庐。

对茶铛禅榻,笑杀此翁臞。

珠髻金壶。

始消渠。

忆承平日,繁华事,修成谱,写成图。

奇绝甚,欧公记,蔡公书。

古来无。

一自京华隔,问姚魏、竟何如。

多应是,彩云散,劫灰馀。

野鹿衔将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

漫伤春吊古,梦绕汉唐都。

歌罢欷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34:51

原文展示

六州歌头·维摩病起
作者:刘克庄〔宋代〕

维摩病起,兀坐等枯株。
清晨里,谁来问,是文殊。
遣名姝。夺尽群花色,
浴才出,酲初解,千万态,
娇无力,困相扶。
绝代佳人,不入金张室,
却访吾庐。对茶铛禅榻,
笑杀此翁臞。珠髻金壶。
始消渠。忆承平日,
繁华事,修成谱,写成图。
奇绝甚,欧公记,蔡公书。
古来无。一自京华隔,
问姚魏竟何如。多应是,
彩云散,劫灰馀。
野鹿衔将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
漫伤春吊古,梦绕汉唐都。
歌罢欷歔。


白话文翻译

维摩病重,坐在枯树旁。
清晨时,谁来探望?是文殊。
送来美丽女子,夺取了所有花的颜色,
洗净了才艺,刚刚解了醉,
姿态万千,娇弱无力,困倚相扶。
绝世佳人,不去金张的房子,
却来到我的茅庐。对着茶壶和禅榻,
笑得我这瘦老头子。珠髻金壶,
这才消去了她的疲倦。
想起平常的日子,
繁华的事情,修成谱,写成图。
奇绝无比,欧阳修的记载,蔡邕的书法。
自古以来没有。自从京华隔,
问姚魏到底怎样了。多半是,
彩云散去,留下一片劫灰。
野鹿衔着花走了,别回头看河洛的丘墟。
无端地伤春吊古,梦绕汉唐都。
歌唱完,轻轻叹息。


注释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人物,常用作象征智慧。
  • 文殊: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常常被描绘为求知的引导者。
  • 金张室:传说中的豪华之地,代表世俗的繁华。
  • 茶铛禅榻:茶具和禅床,体现一种隐逸和清静的生活。
  • 京华:指京城,通常是指古代的都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是当时文人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身处的动荡时代,诗中表现了对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中的失落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六州歌头·维摩病起》是一首既有哲理又有感情的诗。刘克庄在这首诗中利用维摩与文殊的对话,描绘了一个病重的隐士心灵世界。诗开头以维摩重病为背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接下来,文殊的到来象征着智慧与希望,给病重的维摩带来了些许慰藉。

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女子的美丽如同夺走了所有花的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美的理想追求。同时,诗中也渗透着对繁华的怀旧,表现出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诗人用“野鹿衔将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来结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又有对历史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维摩病起:开头呈现了维摩的病重,象征着个人的困境。
    • 兀坐等枯株:孤独地坐着,耐心等待。
    • 清晨里,谁来问,是文殊:文殊的到来代表了智慧与光明。
    • 遣名姝:美丽女子的出现,象征着理想与美。
    • 绝代佳人,不入金张室:抒发对世俗繁华的拒绝,向往清净。
    • 对茶铛禅榻,笑杀此翁臞: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忆承平日,繁华事:追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丽的女子比作夺色的花,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的野鹿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繁华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维摩:象征智慧与内心的清净。
  • 文殊:象征智慧的来临与希望。
  • 佳人:象征美好与理想,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向往。
  • 茶铛禅榻:象征隐逸、清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维摩”指的是哪个角色?
    A. 文殊
    B. 维摩诘
    C. 欧阳修
    答案:B

  2. “绝代佳人”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美好与理想
    C. 病痛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金张室”代表什么?
    A. 隐居之所
    B. 世俗繁华
    C. 佛教寺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同样描绘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表现对春天与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苏轼的对比:两位诗人在对生活的思考上都有深刻的见解,刘克庄更侧重内心的独白,而苏轼则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访庆老不值 藏六庵 宝林寺 白莲庵 玉楼春 清平乐·露花烟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履险蹈危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料敌制胜 脱桃婴儿 泣下沾襟 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争雄 三左 弃若敝屣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包含荠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上将 即小见大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咫尺天颜 尢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