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六言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21 04:52:40

诗句

南塘登极数袁,平围册后尾联。

已矣诸老绝笔,勉哉吾子著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52:40

原文展示:

南塘登极数袁,平围册后尾联。已矣诸老绝笔,勉哉吾子著鞭。

白话文翻译:

在南塘之上,登高远望,数着袁家的人。平坦的围墙后,连着最后的诗句。旧日的诗人们已然绝笔,勉力吧,我的孩子们,继续书写人生的篇章。

注释:

  • 南塘:指南塘地区,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作者在此登高。
  • 登极:登高,极指高处。
  • :可能指袁氏家族,或者是某位名人。
  • 平围:指平坦的围墙,可能象征着一种安稳的状态。
  • 册后尾联:指诗的最后一句,可能是对诗歌创作的总结。
  • 已矣:表示已经,的确。
  • 诸老:指年长的诗人或前辈。
  • 绝笔:指停止创作,留下最后的作品。
  • 勉哉:勉励,希望继续努力。
  • 著鞭:比喻继续努力、推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季和,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与书法家。他的诗风刚健,语言质朴,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怀念前辈的创作,同时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文学的责任。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短小,但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头的“南塘登极数袁”,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象征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在对袁家的数数中,诗人可能在思索着家族与文化的传承。“平围册后尾联”则暗示了文化的边界与诗歌的延续,表明了诗人对文艺创作的重视。

“已矣诸老绝笔”一句,传达出对已故前辈诗人的敬仰与惋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最后的“勉哉吾子著鞭”,不仅是对后辈的鼓励,更是对自身创作的鞭策,表现出诗人对文学责任的担当。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寓意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塘登极数袁:描绘了诗人登高的情景,并暗示与历史人物的联系。
  2. 平围册后尾联:反映了诗歌的创作环境与文化传承的延续。
  3. 已矣诸老绝笔:感叹前辈的离去,表达对其创作的敬仰。
  4. 勉哉吾子著鞭:激励后辈继续努力,承载文艺的责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南塘、袁等意象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反复: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文化延续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重视与对历史的思考,强调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塘:象征着故乡与根基。
  • :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平围:象征着稳定与安宁。
  • 绝笔:指代历史的结束与创作的停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塘登极数袁”中的“袁”指的是: A. 人物 B. 地名 C. 物品 D. 动物

  2. “已矣诸老绝笔”中“已矣”的意思是: A. 还在 B. 结束 C. 继续 D. 开始

  3. 诗中“勉哉吾子著鞭”表达的情感是: A. 绝望 B. 鼓励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但其情感更加沉重。
  • 李白的《庐山谣》则在意象上更加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兰阳八景 柳洲种柳歌 其二 柳洲种柳歌 其一 顾州司马招游蟠龙洞 游翠屏山志感 夔门晚泊 题陶云汀中丞采石登楼图 潮音阁 答无为居士杨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堠 包含桥的成语 倒影 鬯字旁的字 包含教的成语 积玉堆金 负薪之议 扶余海外 尢字旁的字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熊开头的成语 青蘪 青岸 牛字旁的字 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扎手舞脚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休戚是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