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出塞路》

时间: 2025-04-30 01:32:33

诗句

当年玉帛聘辽阳,出塞曾歌此路长。

汉节重寻旧车辙,插天犹有万垂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2:33

原文展示:

当年玉帛聘辽阳,
出塞曾歌此路长。
汉节重寻旧车辙,
插天犹有万垂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回忆当年出征的情景。当年,辽阳因送礼物而建立友好关系,出征时曾在这条道路上高歌。如今再次踏上这条旧路,仿佛能找到汉朝的遗迹,路旁依然有成千上万的垂杨树。

注释:

  • 玉帛:指珍贵的礼物,象征友好交流。
  • :指聘请、联姻。
  • 辽阳:历史上位于今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 出塞:指出征边塞,多用于形容军队出征。
  • 汉节:汉朝的标志或节令,代表着汉朝的兴盛。
  • 旧车辙:指曾经使用的道路或车辙,象征历史的痕迹。
  • 插天:高耸入云,形容树木的高大。
  • 万垂杨:形容数量众多的垂杨柳,增强了视觉的冲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汉节”可追溯至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文化。诗人通过“重寻旧车辙”,表明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昔日辉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澄怀,江苏吴江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边境纷争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出塞路》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以“当年玉帛聘辽阳”引出,传达了过去的盛况与繁荣,接着“出塞曾歌此路长”则展现了出征的壮阔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人文历史的深厚情感。

后两句“汉节重寻旧车辙,插天犹有万垂杨”则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意象中的“旧车辙”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敬仰。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自身的感慨,尤其是“万垂杨”的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在清淡中透出深情,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当年玉帛聘辽阳”:提及过去的友好交流,暗示历史的辉煌。
    • “出塞曾歌此路长”:表达出征时的豪情与对未来的期盼。
    • “汉节重寻旧车辙”:通过历史的痕迹,唤起对汉朝的怀念。
    • “插天犹有万垂杨”:描绘自然景观,象征历史的延续与生命的顽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帛”比作友好的象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树木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反映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纠葛,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敬仰。

意象分析:

  • 玉帛:象征友谊与繁荣。
  • 辽阳:历史与地理的交汇点,承载着文化与记忆。
  • 车辙:历史的印记,象征着过去的足迹。
  • 垂杨:自然的象征,寓意生命的延续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当年玉帛聘辽阳”中的“玉帛”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友谊
    • C. 财富
  2. “插天犹有万垂杨”中的“万垂杨”意指?

    • A. 战争的遗迹
    • B. 自然的美好
    • C. 人民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出塞路》与王之涣的《登高》同样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个人情感,但《登高》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出塞路》则强调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闰元宵) 浣溪沙(橄榄) 蝶恋花(春思) 渔家傲(闺思) 风入松(江景) 浣溪沙 橄榄 失调名 柳梢青(席上) 好事近(秋日席上) 生查子(浙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贯而前 十十五五 转抄 嫔媵 逆开头的成语 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炯尔 包含饩的词语有哪些 英雄无用武之地 生字旁的字 包含器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鹵字旁的字 浮生一梦 声销迹灭 面子情儿 巾字旁的字 包揽词讼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