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扬州慢 题白石小像》

时间: 2025-04-26 05:43:33

诗句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布衣空老江湖。

论先生□□,合伴林逋。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3:33

原文展示: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布衣空老江湖。
论先生,合伴林逋。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词宗的生活与心境,他一生颠沛流离,身为布衣却在江湖中空老。谈到这位先生,似乎与林逋可以相伴。回忆起那吹奏玉箫的声音、小红的低唱,是否也是一种仙境呢?在马藤花下,泪水不禁洒落,伴随着啼鸪的哀鸣。暗香浮动,影子疏朗,问梅花的消息如何。纵然是那风流的乌帽和龙眠的图画,也只是描写了一下眉角须发。三十六陂的烟雨,谁又会怜惜一只孤舟在菰蒲间徘徊呢?独独在巢湖的那一曲,至今我依然在追寻模仿。

注释:

  • 词宗:指代在词学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
  • 落拓:意为失意、潦倒的样子。
  • 布衣:指普通百姓。
  • 林逋:北宋著名的词人,以隐逸著称。
  • 玉箫:古代一种乐器,象征着优雅与清逸。
  • 小红:指代某种低声吟唱的女子。
  • 马藤花:一种花,常见于江南地区。
  • 啼鸪:指的是一种鸟,其鸣叫声哀怨动人。
  • 龙眠:指代一种古代的诗画风格。
  • 三十六陂:指代江南地区的河流和湖泊。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于水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蕴贞,清代著名词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扬州慢 题白石小像》创作于作者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展现了他对曾经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碰撞,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思索与情感的流露。

诗歌鉴赏:

这首《扬州慢 题白石小像》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情,展现了唐蕴贞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开篇以“词宗”自称,表现出他对词学的自信与自豪,但随即“半生落拓”的描绘则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对林逋的提及中,他将自己与这位隐逸的词人相提并论,表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意象,如“马藤花下”、“暗香疏影”等,渗透出浓厚的情感与哲思。尤其是“泪洒啼鸪”,更是将悲伤与柔情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共鸣。结尾提到的“独巢湖一曲”,则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风格婉约,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折射出清代词坛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开篇自称为“词宗”,显示出自信,但“半生落拓”则是对人生遭遇的反思。
  2. 布衣空老江湖:强调自己作为平民的无奈与孤独。
  3. 论先生,合伴林逋:提及林逋,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描绘音乐与女子吟唱的场景,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5.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自然景物与情感交融,表现出伤感。
  6.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借梅花询问近况,隐喻对友人的思念。
  7.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对风流生活的追忆,表现出一种自嘲的态度。
  8.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对孤舟漂泊的无奈感慨,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9.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漂泊的孤舟,形象生动。
  • 拟人:暗香疏影,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展现了诗人的工艺水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深沉,思想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箫:象征优雅与清逸,代表着艺术的纯粹。
  • 马藤花:寓意着美好与短暂。
  • 梅花:象征坚韧与思念。
  • 孤舟:代表孤独的人生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林逋”是谁?

    • A. 一位著名的词人
    • B. 一位历史人物
    • C. 一位画家
  2.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独巢湖一曲”象征着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往昔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唐蕴贞与李清照:两位词人的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但李清照更强调女性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 苏轼与唐蕴贞:苏轼的作品多表现豪放,而唐蕴贞则偏向婉约,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论》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塞下 送史泽之长沙 云阳馆与韩绅 观猎骑 梁城老人怨(一作陈羽诗) 为李魏公赋谢汧公 寄胡居士 酬卫长林岁日见呈 独游寄卫长林 遇谷口道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难遇难逢 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严师出高徒 深中隐厚 龠字旁的字 后发制人 包含障的词语有哪些 释提桓因 空孱 避难趋易 浮末 母艰 行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洞悉其奸 風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