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1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11:57
《扬州慢》
支水通淮,平冈衍蜀,秋来曾记邮程。
奈西风柳色,早瘦了残青。
认一角瓜洲旧垒,卧烟荒树,喧似屯兵。
怕闻人提说当年,佳丽隋城。
弁阳词客,况飘零霜鬓初惊。
便酒舫犹红,帘衣尚翠,也是凄清。
听唤南朝春梦,斜阳外北固钟声。
把眠香倚笛风怀,除了今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扬州的怀念与感慨。诗中提到水流向淮河,平坦的山冈延展到蜀地,秋天来临时,曾记得的邮政旅程。西风吹来,柳树的颜色已然早早变得枯瘦,残留的青色也逐渐消失。诗人回忆起瓜洲的旧垒,烟雾缭绕的荒树,就如同屯兵的喧闹声。听到别人提起往年隋城的佳丽,心中不禁感到伤感。曾经的词客,如今已是霜鬓初白,愈加感慨。酒船上的红色帘子依旧,翠绿的布料也在,但这却是凄清的景象。听着南朝春梦的呼唤,斜阳下北固的钟声如同梦中回响。将香气依偎在笛音中,除了这一生的怀念,似乎什么也无法再留。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诗风优雅著称,常描绘山水、抒发情感,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扬州慢》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扬州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扬州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支水通淮”描绘了水流的畅通,而“西风柳色”则传达出秋天的萧瑟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佳丽隋城”,不仅是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更是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怕闻人提说当年”来表达对过去的敏感与不安,显示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惋惜。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逐渐深入,最后以“除了今生”结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诗人在轻柔的笔调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支水通淮,平冈衍蜀,秋来曾记邮程。
水流通向淮河,平坦的山冈延伸到蜀地,秋天我曾记得的邮政路线。
奈西风柳色,早瘦了残青。
可惜西风吹来,柳树的颜色已经早早变得枯瘦,残留的青色也变得稀少。
认一角瓜洲旧垒,卧烟荒树,喧似屯兵。
认出瓜洲的一角旧垒,烟雾缭绕的荒树,喧闹声仿佛如同屯兵。
怕闻人提说当年,佳丽隋城。
害怕听到别人提起往年隋城的佳丽。
弁阳词客,况飘零霜鬓初惊。
词客曾在阳光下吟咏,如今却因霜鬓初白而感到惊讶。
便酒舫犹红,帘衣尚翠,也是凄清。
即便酒船上的帘子仍然是红色,帘衣依旧翠绿,但却是凄清的景象。
听唤南朝春梦,斜阳外北固钟声。
听着南朝春梦的呼唤,斜阳下北固的钟声响起。
把眠香倚笛风怀,除了今生。
倚靠在笛声中,怀念着香气,除了这一生,似乎再无他物。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怀旧与感伤,展示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还使得诗歌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勾起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瓜洲”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佳丽隋城”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