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31:37
芳草池塘,古槐庭院,梦余暗数归程。怎江干别后,任柳眼遥青。视天际风云渐敛,笑谈樽俎,无预销兵。是谁来,三弄梅花,吹落孤城。寄心北国,甚衰年白发还惊。况月下怀人,灯前忆女,依旧悬情。此日又传消息,低徊处断续箫声。纵东南重问,栖栖何奈苍生。
在芳草和池塘边,古槐树下的庭院里,梦中我暗自计算着归程。自从在江边分别后,任凭柳树的嫩芽遥远的青色。看天际的风云渐渐散去,微笑谈论酒宴,没有什么可以消愁的。是谁在这里,三次吹奏梅花的曲调,吹落了孤城的孤寂。把我的心寄托在北国,连衰老的年岁和白发都让我惊惧。更何况在月下思念的人,在灯前忆起那位女子,情感依旧挂念。这一天又传来消息,低徊处传来的断续箫声。即使在东南重问,我又能如何面对苍生的无奈。
作者介绍:黄松鹤,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风多受古典影响,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回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扬州慢》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的古诗。开篇通过描绘芳草池塘和古槐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场景。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离别的惆怅,他在梦中暗自计算着归程,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思念的深切。诗中“怎江干别后,任柳眼遥青”一句,展现了分离后的孤独与无助。
随着诗情的发展,作者转向对现实的思考,提到“笑谈樽俎,无预销兵”,暗示着在欢聚的表象下,内心却有着难以言说的忧虑。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寄心北国,甚衰年白发还惊”,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最后几句则通过箫声的断续和对苍生的无奈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筑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思与对故乡的眷恋,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芳草池塘”意在表达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炎热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落叶
“寄心北国”中“北国”指代的是?
A. 北方的故乡
B. 北方的朋友
C. 北方的风景
D. 北方的城市
诗的结尾“栖栖何奈苍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