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7:25
阳春曲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去年愁,今年事,依旧望春凄绝。
帘户好东风,黄昏近燕子归傍画梁说。
放镫时节,惊故国堕梅如雪。
才信粉坼红黏醉,醒中易成消歇。
倦游宴东园湔裙路,
谁误约书花写叶。
而今歌尘绿遍,溅回波卷泪双叠。
新声但有暮鴂,更恼乱玉龙吹彻。
看门外逝水漂花去,江南梦阔。
去年所愁的事,今年依旧难以释怀,仍然望着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凄凉。
帘子和窗户都感受到东风的温暖,黄昏时分,燕子归来,在画梁旁窃窃私语。
放下灯笼的时节,突然惊觉故国的梅花如雪般纷飞。
刚刚信誓旦旦的酣醉,却在醒来后容易消散。
游宴已倦,东园的裙裾在路上被浸湿,
谁误了约定,书写花叶的情意。
如今歌声四起,绿意蔓延,泪水如波浪般涌动。
新声唯有暮鶂的叫声,更是惹得玉龙的曲调变得纷乱。
看着门外逝去的流水,花瓣随水漂去,江南的梦正辽阔。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去的回忆交织的时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阳春曲》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回忆,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诗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青春的感慨。开头两句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接着通过东风、燕子等意象,营造出春天即将来临的氛围,但与之对比的是内心的凄凉。放镫时节的描写,透露出对往昔的缅怀,惊故国堕梅如雪则将过往的美好与现实的失落对比得淋漓尽致。后半部分感叹游乐的疲倦与失约的惆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梦境的渴望。
整体来看,诗歌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形成了一种流畅而又富有情感波动的节奏。诗中的“新声但有暮鶂”和“看门外逝水漂花去”更是将心中复杂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生动展现。整首诗在表达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填补的空虚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的感叹,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堕梅如雪”中“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花
C. 一种树木
D. 一种草药
诗中“倦游宴东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游的期待
B. 对游玩疲倦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美食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阳春曲》和《春晓》,前者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失落,后者则更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感悟。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阳春曲》的详尽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