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2:20
长安道
王贞白 〔唐代〕
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
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
如何贫书生,只献安边策。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清晨的鼓声响起,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傍晚的鼓声依然未停,仿佛预示着城市的活力无时无刻不在。来自各国的商船络绎不绝,大家争先恐后地向皇帝进贡金银绸缎。可是在这个权力中心,似乎没有人关心才德与否,只有官职高低的差别。作为一名贫穷的书生,我所能做的,只有献上关于安定边疆的策略。
诗中提到的“贡金帛”是古代的进贡制度,表示各国对中央政权的效忠与支持。这种制度在唐代尤为盛行,显示了长安作为当时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地位。
王贞白,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70年,其作品多描绘社会生活与个人感受。他的诗风简洁明快,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
《长安道》创作于唐代盛世,长安作为当时的国家首都,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
《长安道》是一首富有时代感的诗作,通过对长安城清晨与傍晚的对比描写,展现了城市的生机与繁忙。诗中的“梯航万国来”描绘了长安作为贸易中心的繁荣,反映出经济的活跃与文化的交融。然而,诗人在赞美繁华的同时,隐含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一句,揭示了官僚体系的腐败与不公,表明社会对个人才德的漠视,反而更加看重官职的高低。最后,诗人以“如何贫书生,只献安边策”结束,表现出一名书生的无奈与理想,虽然他渴望为国家出力,却也感到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力感。这一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繁荣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追求,极具深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繁荣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选择题: 诗中的“晓鼓”指的是哪个时间的鼓声?
填空题: 诗中提到“梯航万国来”,形容的是__的繁荣。
判断题: 诗人对社会现状是持肯定态度的。 (对/错)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贞白的《长安道》更侧重于描绘繁华景象,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国家的动荡。两首诗都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状,展示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