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观小儿戏打春牛》

时间: 2025-05-03 07:08:28

诗句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8:28

观小儿戏打春牛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小儿著鞭鞭土牛,
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
牧童缘蓑笠青篛。
今年土脉应雨膏,
去年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
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
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
黄牛从此何时闲?


白话文翻译:

小孩们用鞭子打着土牛,
模仿着老人先打春牛的头。
黄牛有着黄蹄和白色的双角,
牧童则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持青篛。
今年土地肥沃,正好需要雨水,
去年和今年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小孩听到年成好便欢喜不已,
而牛则因年成好而愁苦不堪。
麦穗看上去像是云中的扫帚,
稻米更是满斗如珠。
大田耕完了又去耕山,
难道黄牛从此就不再闲适?


注释:

  • 著鞭: 用鞭子抽打。
  • 土牛: 用泥土制成的牛,象征春季的开始。
  • 打春: 指农事活动开始的节气。
  • 应雨膏: 指今年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作。
  • 年登: 指年成好。
  • 麦穗即看云作帚: 比喻麦穗丰收的景象。
  • 大田耕尽却耕山: 指农民不断地耕作,劳作不息。

典故解析:

“打春”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农民在春天来临之际,以打春牛来象征开启新一年的农耕;“牛闻年登愁不肥”体现了农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牛虽然年成好,却因劳作辛苦而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写景、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关注农民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农耕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玩耍和农事活动,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机与繁忙,表现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歌鉴赏:

《观小儿戏打春牛》是杨万里的一首有趣且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中的小儿玩耍场景生动而形象,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对春天的期待。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小孩用鞭子打土牛,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农事习俗,孩子们的游戏不仅是模仿,也是对农事的参与。在诗中,黄牛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的乡村气息,牛的辛苦与农民的劳作相互交织,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对比了“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通过儿童的快乐与牛的愁苦,反映了农民在丰收与劳作之间的辛酸与无奈,传达了对劳动者命运的同情与关注。最后一句“大田耕尽却耕山”,不仅是对农村景象的写照,更像是在提醒人们不应忘记劳作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中的意象如“麦穗”、“稻米”等,寓意丰收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期待,也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儿著鞭鞭土牛: 小孩们用鞭子打着土制成的牛,象征着春天的开始。
  2. 学翁打春先打头: 他们模仿农夫,先打牛的头,说明春耕的开始。
  3. 黄牛黄蹄白双角: 描绘了黄牛的外貌,生动形象。
  4. 牧童缘蓑笠青篛: 牧童身穿蓑衣,手持青篛,展现出农田的画面。
  5. 今年土脉应雨膏: 今年的土壤丰腴,适合农作。
  6. 去年不似今看乐: 去年的情况与今年截然不同,表现出对丰收的期待。
  7. 儿闻年登喜不饥: 孩子们因年成好而欢喜,表现出天真。
  8. 牛闻年登愁不肥: 牛因年成好而劳作辛苦,愁苦无奈。
  9. 麦穗即看云作帚: 麦穗丰收,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喜悦。
  10. 稻米亦复珠盈斗: 稻米满斗如珠,表现出丰收的美好。
  11. 大田耕尽却耕山: 农田已经耕过,农民还要继续耕作。
  12. 黄牛从此何时闲: 难道牛从此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了?

修辞手法:

  • 比喻: “麦穗即看云作帚”将麦穗比作扫帚,形象生动。
  • 拟人: “牛闻年登愁不肥”,赋予牛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意。
  • 对仗: 全诗在结构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儿童游戏与农田劳作,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希望,传达出对自然与劳动的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土牛: 象征春天的开始与农事的兴旺。
  • 黄牛: 代表农民的辛勤与劳作。
  • 麦穗: 象征丰收与希望。
  • 稻米: 代表粮食的富足。
  • 牧童、蓑笠: 体现农村的生活气息,表现出劳动的一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儿用什么打土牛?
    A. 木棒
    B. 鞭子
    C. 手
    答案: B

  2. 诗中谁因年成好而欢喜?
    A. 牛
    B. 小儿
    C. 牧童
    答案: B

  3. “大田耕尽却耕山”反映了什么?
    A. 农民无暇休息
    B. 农田丰收
    C. 牛的闲适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与杜甫《春望》: 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者侧重于儿童的天真与农村的繁忙,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以上是对《观小儿戏打春牛》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浦·咏帆影 南浦 答衣谷,兼以为别 南浦二首 其二 南浦二首 其一 南浦 断渡 南浦 毗陵驿题壁 南浦 春水用山中白云词韵 南浦 题钝安先生遗墨 南浦 南浦 秋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还开头的成语 连栅 谷字旁的字 纷纷穰穰 儿字旁的字 体沉 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忠驱义感 贞纯 八宝菜 祝咽祝哽 拨嘴撩牙 人死留名 青苔黄叶 包含洄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