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0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05:47
老去功名不挂怀,高眠之外只清斋。
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余还满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态度,随着年岁渐长,他已不再在意追求名利。诗人在清静的环境中高卧,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偶尔因为种竹而引发一些琐事,随着风的吹动,竹叶被扫落满满地覆盖了台阶。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功名”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常与士人的理想生活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而“种竹”则可能暗示一种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理想相呼应。
作者介绍: 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哲理,风格多为清新淡雅,重视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领悟与态度。他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上逐渐淡化,更加重视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
《偶题》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开篇“老去功名不挂怀”,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许多人常常迷失自我,而诗人则选择了放下,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境界。
“高眠之外只清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安逸,反映出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清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净化与清明。
后两句“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余还满阶”,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琐碎与自然的变化。种竹本是一种雅趣,但偶然间却引发了许多麻烦,似乎在暗示即使在清静的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纷扰。这种来自自然界的变动,既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整首诗以清淡的笔调,表现出对名利的超然与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亲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不再挂怀
C. 感到无奈
D. 随波逐流
“高眠之外只清斋”中的“清斋”指的是:
A. 喧闹的环境
B. 清静的居所
C. 竹林
D. 繁华的街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