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蒲》

时间: 2025-04-24 17:13:10

诗句

圆蒲相将结僧厦,荷叶蒲茸绿相亚。

浮花浪叶自飘零,小院回廊正潇洒。

叶如青幄花成茵,细腰起舞来送春。

纸光如银墨如漆,落笔四座惊有神。

轻衫短帽付余子,花前醉倒输闲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3:10

原文展示:


作者: 徐似道 〔宋代〕

圆蒲相将结僧厦,
荷叶蒲茸绿相亚。
浮花浪叶自飘零,
小院回廊正潇洒。
叶如青幄花成茵,
细腰起舞来送春。
纸光如银墨如漆,
落笔四座惊有神。
轻衫短帽付余子,
花前醉倒输闲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场景:圆形的蒲草在一起结成了僧侣的庙宇,荷叶和蒲茸绿意盎然。浮动的花朵和落叶随意飘零,小院的回廊显得格外潇洒。叶子如同青色的帐篷,花儿铺成了草地,细腰的舞者在春天的气息中翩翩起舞。纸上光泽如银,墨迹如漆,落笔时四周的人都感到惊叹。轻薄的衣衫和短帽子交给年轻人,花前醉倒的正是那些无所事事的闲人。


注释:

  • 圆蒲:指的是一种植物,通常指蒲草,象征着生机与自然。
  • 僧厦:僧人的住所。
  • 蒲茸:蒲草的绒毛部分。
  • 潇洒:形容风度翩翩,自然洒脱。
  • 青幄:青色的帷帐,形容树叶繁茂。
  • 细腰起舞:形容舞者的轻盈身姿。
  • 纸光如银,墨如漆:形容书写时的笔触流畅,文采斐然。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经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宋代文人所崇尚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细腻与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闲适、淡泊生活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闲适的追求。


诗歌鉴赏:

《蒲》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悠然自得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蒲草和荷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象征着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叶如青幄花成茵”,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繁盛,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小院中。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书写的情景,纸上光泽如银,墨迹如漆,表现出写作的愉悦与成就感。这种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也展示了文人对文化的追求。最后的“轻衫短帽”与“花前醉倒”,传达出一种淡然与无所事事的闲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著称,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徐似道作为诗人的深刻内涵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圆蒲相将结僧厦:蒲草聚合,形成了寺庙的屋顶,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2. 荷叶蒲茸绿相亚:荷叶与蒲茸的绿意相互映衬,营造出浓厚的春意。
  3. 浮花浪叶自飘零:花和叶子随风飘荡,展现了轻盈与自由。
  4. 小院回廊正潇洒:小院的回廊显得格外洒脱,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5. 叶如青幄花成茵:树叶如同青色的帐篷,花儿铺成了草地,象征着自然的繁荣。
  6. 细腰起舞来送春:舞者的灵动身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7. 纸光如银墨如漆:书写时的光泽与墨色,展现了书法的魅力。
  8. 落笔四座惊有神:落笔时引起四周惊叹,表现出文才的出众。
  9. 轻衫短帽付余子:轻薄的衣衫和短帽子交给年轻人,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
  10. 花前醉倒输闲人:在花前醉倒的正是无所事事的闲人,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叶如青幄”,将叶子比作帐篷,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细腰起舞的描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力与自然。
  2. 荷叶:代表清新与宁静。
  3. 青幄:象征庇护与温暖。
  4. 舞者:象征活力与春天的到来。
  5. 纸墨:代表文人对书法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 A. 荷叶
    • B. 蒲草
    • C. 菊花
    • D. 以上全部
  2. 诗中“叶如青幄”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花
    • B. 叶子
    • C. 天空
    • D. 土地
  3. 诗中的“轻衫短帽”指的是?

    • A. 书生的打扮
    • B. 僧侣的服装
    • C. 舞者的衣服
    • D. 农民的装束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徐似道的《蒲》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徐似道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闲适的生活情态,而白居易则更侧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鉴赏辞典》
  2. 《中国古诗词选》
  3.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徐似道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泰伯庙 临别瓜州 次韵子权见寄 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八 春怨 寄黄任道 鸦鸣 秋日感愤二首 其一 次韵立之红叶 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心两意 傲睨一切 匕字旁的字 夫主 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阳腔 旃褐 未老先衰 穴宝盖的字 黑字旁的字 百卉含英 神劳形瘁 包含悒的词语有哪些 绾握 刺宥 飠字旁的字 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