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7: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56:16
古庙郁崔嵬,
朱门傃道开。
今人不为让,
间或乞灵来。
古老的庙宇巍峨耸立,
红色的大门敞开着。
如今的人们不再恭敬相让,
偶尔有些人前来乞求神灵的庇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泰伯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泰伯而建,泰伯以仁德和谦让著称。诗中提到的“今人不为让”反映了对古人精神的反思与对现代人态度的批判。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季友,号倪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创作背景: 《泰伯庙》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庙宇的存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也揭示了现代人对传统的忽视和对精神世界的冷漠。
《泰伯庙》以古庙为切入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化。诗的开头描绘了古庙的巍峨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敬畏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朱门傃道开”一语,表达了庙宇对外界的开放和对信仰的期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对信仰的态度却显得冷漠,诗中的“今人不为让”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批判。最后一句“间或乞灵来”则呈现了人们在困境中仍然寄希望于神灵的矛盾心理。整首诗在古老与现代、尊重与冷漠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批判,呼唤人们重视和传承古老的道德与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但王令更侧重于对现代人态度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关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