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时间: 2025-05-11 14:26:27

诗句

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

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4:26:27

原文展示:

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
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

白话文翻译:

惠山虽然显得孤独,但并不真的孤单,因为有诗仙的陪伴。
占据了惠山有什么妨碍呢?无故又去占据洞庭湖。

注释:

  • 惠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通过惠山表达其对自然的感悟。
  • 诗仙:特指李白,古代著名的诗人,意在强调惠山的文人气息。
  • 占断:占有,拥有的意思。
  •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常与诗词相联系,象征自然之美。

典故解析:

  • 诗仙: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因其洒脱的个性和非凡的诗才,被称为“诗仙”。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李白的形象来传达对惠山的赞美,强调自然与文化的深厚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注重现实生活,擅长山水田园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惠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在世间的孤独感与文化的归属感,反映了他对诗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杨万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惠山孤绝未为孤”直接引入主题,通过“孤绝”这个词,可以感受到惠山的高耸和孤傲,然而“下有诗仙伴却渠”则转向积极的情感,诗人强调了即便在孤独的环境中,依然有诗人李白的陪伴,这种文化的传承让惠山不再孤单。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占断惠山妨底事”,诗人质疑占有惠山的意义,表现出对物质占有的淡然态度,而“无端更占洞庭湖”则进一步引申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自由与闲适的追求。全诗意境开阔,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惠山孤绝未为孤:惠山看似孤高,实则并不孤单。
  2. 下有诗仙伴却渠: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陪伴,让惠山充满生机与文化气息。
  3. 占断惠山妨底事:占有惠山又有什么意义呢?
  4. 无端更占洞庭湖:无缘无故又占有洞庭湖,强调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惠山比作一种文化象征,通过“诗仙”这一形象来传达文化的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反思,同时也表现出对文化的珍视。诗人认为,孤独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拥有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陪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惠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 诗仙:象征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陪伴。
  • 洞庭湖: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惠山在诗中被称为“孤绝”,但实际上并不孤单,诗中是以什么为伴?

    • A. 友人
    • B. 诗仙
    • C. 山川
  2. 诗人在诗中对占有的态度是?

    • A. 积极
    • B. 消极
    •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洞庭湖”主要象征什么?

    • A. 背离
    • B. 文化
    • C. 自然美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理想与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恬淡与宁静。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热爱自然,但杨万里更突出文化的陪伴,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淡树石屏 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送吴耿先生 客中初夏 孟尝君歌 塞上 花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慌不择路 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板的成语 缅缅 尸字头的字 拿粗夹细 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域 仁者能仁 鼠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翙翙 伸坦 姓甚名谁 麻纻 红衰翠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