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出真阳峡十首》

时间: 2025-04-26 22:00:19

诗句

过尽危矶出小潭,回头失却石峰巉。

春寒料峭元无事,知我犹藏一布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19

原文展示

过尽危矶出小潭,
回头失却石峰巉。
春寒料峭元无事,
知我犹藏一布衫。

白话文翻译

经过险峻的岩石,来到一个小潭,
回头一看,石峰已不见了。
春寒依旧刺骨,似乎没有什么事情,
只知道我还藏着一件布衫。

注释

  • 危矶:指险峻的岩石,常用来形容山石陡峭。
  • 小潭:指小水潭,环境清幽。
  • 石峰巉:石峰高耸,巉表示高而险的样子。
  • 春寒料峭:春天的寒冷依旧很刺骨,料峭形容寒冷的感觉。
  • 布衫:一种简单的衣衫,象征着朴素和闲适。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危矶”与“小潭”的对比,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关注的春寒和布衫则引发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的诗风注重自然描写,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出真阳峡十首》是杨万里游历时的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时南宋社会相对安定,但诗人的内心却常感孤独,春寒的描写正是他内心感受的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闲适。开头两句描绘了险峻的风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诗人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最终来到一个宁静的小潭,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安宁与释然。

“春寒料峭元无事”揭示了诗人在面对寒冷的春天时,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尽管外界环境依然寒冷,但他却不以为然,似乎在表达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最后一句“知我犹藏一布衫”,则透出一种低调的生活哲学,表明诗人虽然在外界环境中处于寒冷与孤独之中,但内心依然保留着朴素的自我。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简单的物象,诗人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使读者在平淡中体会到深邃的生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尽危矶出小潭:经过了许多险峻的岩石,来到一个小水潭,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2. 回头失却石峰巉:回头一看,险峻的石峰已经不见,象征着过去的艰难已成往事。
  3. 春寒料峭元无事:春天的寒冷依旧很刺骨,但心中却没有太多牵挂,显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4. 知我犹藏一布衫:我知道自己仍然藏着一件简单的布衫,象征着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对内心情感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运用“危矶”和“小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环境变化和内心状态。
  • 拟人:春寒被赋予了“料峭”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自然的艰难与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感受,展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 危矶: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
  • 小潭: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春寒:暗示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布衫:象征朴素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春寒”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冷淡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布衫”象征着什么? A. 奢华
    B. 朴素
    C. 忘记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出真阳峡十首》与陶渊明的《饮酒》:

  • 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 杨万里更多表达对生活的淡然,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买田天生门外 水调歌头(贺人新娶,集曲名)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水调歌头 天安门诗抄 水调歌头(徐高士游洞霄) 水调歌头(寿段知事。时方旱,祈雨大作)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寿徐大参·九月二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家学渊源 呼台 缶字旁的字 总领 镸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撞钟伐鼓 挨肩擦脸 慕义 鹅鼻 釆字旁的字 囹圄充积 暴敛 绿鬓红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