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9: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9:53:38
四百余峰海上排,
根连蓬岛荫天台。
百灵若为移中土,
蒿华都为一小堆。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四百多座山峰像是在海面上排列着,根基连接着蓬岛,映衬着天台的阴影。如果百灵鸟要迁移到中原,蒿草也不过是那一小堆而已。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已不可考。宋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繁荣时期,诗人们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追求恬淡自然的诗风。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对罗浮山美丽景色的赞美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
这首《罗浮山》以其简练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罗浮山的壮观景色及其在自然和人文中的重要地位。开篇“四百余峰海上排”便以气势磅礴的描绘引人注目,展示了罗浮山的巍峨与壮丽。接下来的“根连蓬岛荫天台”,则在视觉上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层次感,仿佛可以感受到山的深邃与广阔。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生灵的思考,提到“百灵若为移中土”,表现出对百灵鸟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如果这些美丽的生灵迁移到中原,那里的蒿草就显得微不足道。这一转折不仅突显了罗浮山的独特美丽,更是对自然生态的反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世间繁华的淡然,透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于世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壮丽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繁华的淡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峰数量是多少?
A) 三百
B) 四百
C) 五百
D) 六百
诗中“百灵”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美好
B) 平凡与沉重
C) 忧伤与哀愁
D) 繁华与喧嚣
“蒿华”在诗中强调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平凡的微不足道
C) 生命的复杂
D) 人的渺小
答案: 1. B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为您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供丰富的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