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5:01
原文展示:
雪夜,忆子乔、新亭、颖叔九仙山中
知宿何峰顶,应怜此夜寒。
未眠僧舍静,共坐佛镫残。
隔牖松风急,上方钟磬阑。
幽情已堪忆,况是晓来看。
白话文翻译:
在何处的山峰上过夜呢?想必是要怜惜这个寒冷的夜晚。
在僧舍中未能入眠,静静地与残留的佛灯相伴。
窗外松风呼啸,上方的钟声和磬声交错着。
幽幽的情思已经足以令人回忆,更何况是等到晨晓的光景。
注释:
典故解析:
“九仙山”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九仙,象征着高洁与超脱的境界。诗中提到的“晓来看”暗示着晨光将带来新的希望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宪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描绘山水与人情,风格清新隽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雪夜,诗人独自在僧舍中,思念友人子乔、颖叔,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寒冷的雪夜,诗人独坐在僧舍中,思念着友人,情感深邃而细腻。开头以“知宿何峰顶”引入,既点明了诗人在何处,又暗示着他对友人的关心。接下来,通过“未眠僧舍静,共坐佛镫残”,诗人表现了夜的静谧和心中的孤寂。佛镫的余光照亮了这份孤独,也增添了几分宁静的温暖。
“隔牖松风急,上方钟磬阑”则通过自然音响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松风的急促与钟声的悠远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幽情已堪忆,况是晓来看”,则将思念推向高潮,晨光将唤起更多的回忆,显示出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追忆与思考交织的境界,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情的夜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写下这首诗?
A. 山顶
B. 僧舍
C. 家中
诗中提到的“幽情已堪忆”是指什么?
A. 对自然的思考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感悟
“隔牖松风急,上方钟磬阑”这两句的意象分别是什么?
A. 自然与人文
B. 友情与孤独
C. 生死与轮回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