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落叶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5:58:03

诗句

杂遝浑疑万骑催,夜寒齐卷朔风来。

黄榆影落长城暗,紫塞声和画角哀。

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

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58:03

原文展示:

落叶 其三
杂遝浑疑万骑催,
夜寒齐卷朔风来。
黄榆影落长城暗,
紫塞声和画角哀。
怀国易添苏武感,
无家莫上李陵台。
生原大地阑珊质,
甘作乾坤废弃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落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乡情感。诗中描绘了风起云涌、寒夜来临的场景,夜色中的长城和紫塞都显得幽暗而哀伤。诗人感慨身处异乡,思念祖国,内心深感无家可归,回忆起历史人物苏武和李陵,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最后,诗人反思自然与人生的无常,甘愿在大地上默默无闻地生活。

注释:

  • 杂遝:混杂、纷乱的样子。
  • 浑疑:形容混乱而模糊的景象。
  • 万骑催:形容战马奔腾,声势浩大。
  • 齐卷:一同卷起,形容风势强劲。
  • 黄榆:榆树,黄叶落下,象征秋天。
  • 长城暗:长城在夜色中显得暗淡。
  • 紫塞:指紫色的边塞,意指边境地区。
  • 画角:乐器,常用于军中,声调哀伤。
  • 苏武:汉代名将,因坚守边疆而著称。
  • 李陵:汉朝将领,因投降敌国而受到历史争议。
  • 阑珊质:形容事物的衰败和不堪。
  • 甘作:乐意做,表示无怨无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玫,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事多艰之际,诗人通过落叶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同时反映了时代的动荡给人带来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落叶 其三》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与无奈。开篇“杂遝浑疑万骑催”,以战马之声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混乱的气氛,带来秋天的萧瑟与凄凉。接着“夜寒齐卷朔风来”,寒风的袭来让人不禁感到内心的孤寂。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尤其是“黄榆影落长城暗”,通过黄榆落叶的意象引发对长城的联想,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无情。后面的“紫塞声和画角哀”则更进一步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感慨。

而“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的两句,直接指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悟,苏武的坚守与李陵的投降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则是对人生意义的哲学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尽管一切都显得渺小和废弃,诗人依然甘愿存在于这广袤的天地之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杂遝浑疑万骑催”:描绘秋天的景象,马声似乎在催促,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夜寒齐卷朔风来”:寒风呼啸,仿佛一切都被卷入了这冷酷的夜中。
    • “黄榆影落长城暗”:落叶在夜色中投下阴影,长城在暗夜中显得更加孤独。
    • “紫塞声和画角哀”:边塞的悲凉声与乐器的哀伤交织,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 “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表达思乡情感,提到历史人物引起的感慨。
    • “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愿意接受生活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叶与孤独相连,暗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句式工整,使诗歌朗朗上口,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赋予其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黄榆: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凋零。
  • 长城: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家国的坚守与孤独。
  • 紫塞:边境的隐喻,暗示着离家的痛苦。
  • 画角:传递出哀伤的情感,与思乡的情绪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武”象征着什么?

    • A. 忠诚
    • B. 背叛
    • C. 无家可归
  2. “黄榆影落长城暗”中的“黄榆”象征了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3. 诗中的“无家莫上李陵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无奈
    • B. 快乐与幸福
    • C. 期待与希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俞玫的《落叶 其三》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思乡情感,但俞玫更强调家国的沉重与历史的厚重,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安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醉太平 小西湖夜望 醉太平 登衡州吴三桂点将台 醉太平 二桥邀月 醉太平四首 其三 醉太平四首 其二 醉太平四首 其一 醉太平·诉别 醉太平 护花灯 醉太平 春心 醉太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披款 多疑少决 一琴一鹤 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面从后言 名题雁塔 根究着实 工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争风吃醋 廉蔺 临深履薄 辰字旁的字 欣然 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