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58:03
落叶 其三
杂遝浑疑万骑催,
夜寒齐卷朔风来。
黄榆影落长城暗,
紫塞声和画角哀。
怀国易添苏武感,
无家莫上李陵台。
生原大地阑珊质,
甘作乾坤废弃才。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落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乡情感。诗中描绘了风起云涌、寒夜来临的场景,夜色中的长城和紫塞都显得幽暗而哀伤。诗人感慨身处异乡,思念祖国,内心深感无家可归,回忆起历史人物苏武和李陵,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最后,诗人反思自然与人生的无常,甘愿在大地上默默无闻地生活。
作者介绍:俞玫,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事多艰之际,诗人通过落叶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同时反映了时代的动荡给人带来的孤独感。
这首《落叶 其三》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与无奈。开篇“杂遝浑疑万骑催”,以战马之声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混乱的气氛,带来秋天的萧瑟与凄凉。接着“夜寒齐卷朔风来”,寒风的袭来让人不禁感到内心的孤寂。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尤其是“黄榆影落长城暗”,通过黄榆落叶的意象引发对长城的联想,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无情。后面的“紫塞声和画角哀”则更进一步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感慨。
而“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的两句,直接指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悟,苏武的坚守与李陵的投降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则是对人生意义的哲学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尽管一切都显得渺小和废弃,诗人依然甘愿存在于这广袤的天地之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武”象征着什么?
“黄榆影落长城暗”中的“黄榆”象征了什么?
诗中的“无家莫上李陵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