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吴耿先生》

时间: 2025-04-27 02:42:23

诗句

懦服若烟海,几人潜圣心。

难才诚自昔,贱学况于今。

夫子独神解,明时何陆沉。

大羹无和味,至乐寡知音。

磳磴貂裘弊,飘萧鹤发侵。

游秦不得意,思越动长吟。

甑米难求玉,经囊益少金。

拂衣谢宾友,纵棹指云岑。

积叶迷幽迳,荒藤络旧林。

涧猿惊重至,野老喜相寻。

山色犹当户,弦声不变琴。

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23

送吴耿先生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原文展示

懦服若烟海,几人潜圣心。
难才诚自昔,贱学况于今。
夫子独神解,明时何陆沉。
大羹无和味,至乐寡知音。
磳磴貂裘弊,飘萧鹤发侵。
游秦不得意,思越动长吟。
甑米难求玉,经囊益少金。
拂衣谢宾友,纵棹指云岑。
积叶迷幽迳,荒藤络旧林。
涧猿惊重至,野老喜相寻。
山色犹当户,弦声不变琴。
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吴耿的惜别之情,诗人感慨世道艰难,才华难得,学问受到贬低。即使是伟大的孔子,生活在明理的时代也未必能不沉沦。大碗的美味缺乏调味,真正的快乐却少有人理解。生活的困境让人感到无奈,游历秦地未能如意,思念越地时常吟唱。米难以求,钱包愈发空虚,拂衣告别朋友,划舟向云山。落叶覆盖了幽静的小路,荒藤缠绕着旧林。山涧的猿猴因重客而惊动,山中的老人因相见而欢喜。山色依旧在窗外,琴声却未曾改变。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随心所欲,又何必追求名利呢?


注释

  • 懦服: 指因懦弱而屈服。
  • 潜圣心: 指心中隐秘的圣人之志。
  • 贱学: 指学问受到轻视。
  • 夫子: 指孔子。
  • 陆沉: 沉沦于世俗,不被重视。
  • 大羹: 比喻美好的事物。
  • 知音: 理解自己的人。
  • 磳磴: 指山石。
  • 貂裘: 形容奢华的衣物。
  • 纵棹: 指划船。
  • 幽迳: 幽静的小路。
  • 弦声: 琴声。
  • 华簪: 指华丽的装饰品。

典故解析

  • 孔子: 代表了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象征着智慧与德行。
  • 游秦与思越: 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秦与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简练、意境深远,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朋友吴耿的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世事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送吴耿先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以离别为线索,融入了对学术、才华、生活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诗人用“懦服若烟海”开篇,便直指社会的复杂与困境,接着通过对孔子与自身处境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诗中“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一句,彰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观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外在的名利更为重要。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思想视野。诗中所流露出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令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深刻的共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懦服若烟海: 形容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倾轧,许多人在压力下隐忍屈服。
  2. 几人潜圣心: 问道能有几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圣洁与理想。
  3. 难才诚自昔: 才华难得的局面自古以来就存在,暗指环境对人的压制。
  4. 贱学况于今: 突出当代对学问的不重视,形势更加严峻。
  5. 夫子独神解: 指孔子的智慧与理解却无法改变世道。
  6. 明时何陆沉: 即使在明智的时代,依然有人沉沦。
  7. 大羹无和味: 比喻美好事物缺乏调和,无法令人满足。
  8. 至乐寡知音: 真正的快乐却很少有人理解。
  9. 磳磴貂裘弊: 描述奢华的外表却隐藏着无奈与困境。
  10. 飘萧鹤发侵: 表现出诗人对老年的感慨。
  11. 游秦不得意: 诗人游历秦地却未能如愿。
  12. 思越动长吟: 思念越地,心中涌动长吟。
  13. 甑米难求玉: 米难求,玉更难得,形容生活的艰辛。
  14. 经囊益少金: 钱包愈发空虚,生活窘迫。
  15. 拂衣谢宾友: 拂衣而去,告别朋友。
  16. 纵棹指云岑: 划舟向着云的高处,象征着志向。
  17. 积叶迷幽迳: 落叶堆积,遮挡了小路,象征生活的迷茫。
  18. 荒藤络旧林: 荒藤缠绕着旧林,象征着人生的回忆与困境。
  19. 涧猿惊重至: 山涧的猿猴因客人来访而惊动,表现出乡野的宁静。
  20. 野老喜相寻: 山中的老人欣喜地等待朋友的到来。
  21. 山色犹当户: 山色依旧如在窗外,象征着自然的常在与人生的变迁。
  22. 弦声不变琴: 琴声未曾改变,象征着内心的坚守。
  23. 人生贵适意: 人生最重要的是随心所欲,强调内心的自由。
  24. 何必慕华簪: 反问为何要追求外在的华丽与名利。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将生活的困境与奢华的衣物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 描述猿猴和老人,赋予了自然与人情以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强调内心的自由与真实的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海: 代表复杂的社会环境。
  • 孔子: 象征智慧与理想。
  • 大羹: 比喻美好事物。
  • 积叶: 象征生活的迷茫与困境。
  • 山色: 代表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懦服若烟海”意指: a) 生活的美好
    b) 社会的复杂
    c) 个人的才华

  2. “夫子独神解”中的“夫子”指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3. 诗人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 a) 名利
    b) 适意
    c) 学问

答案:

  1. b) 社会的复杂
  2. a) 孔子
  3. b) 适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司马光的《送吴耿先生》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但李白更倾向于抒情,展现豪放的个性;而司马光则更加理性,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资治通鉴》 by 司马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将为进一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内涵提供丰富的资料与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春六花·茶花 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其十 小墅桂花盛开与客醉树下因赋二律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 其三 张安国写坡诗帖赞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 秦少游 蒋丞相 李西台启诗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损人不利己 色字旁的字 逞娇斗媚 雨字头的字 一犁雨 恭候台光 力字旁的字 阿家 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尘结尾的成语 秘校 三魂七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禁指 迅雷不及掩耳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