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9:36
杏园即席上同年
作者:曹邺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这首诗表达了在漫长的十年中,作者在追求理想和公道的路上所经历的艰辛与迷茫。尽管在前途上有许多岔路,但一旦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成功便会像青云般轻松到来。诗中提到“枕上数声鼓”,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紧迫,而“白日探得珠”则意味着在光明的日子里获取了宝贵的成果。诗人的思绪在酒醉中迷离,感到孤独而又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济,告诫自己不要生出分裂的想法。
作者介绍:曹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与同年好友相聚之际,抒发了对人生历程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时代背景下,诗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个人的追求,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当下的反思。
这首诗在形式上灵活运用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在内容上,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艰辛与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开头两句“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揭示了人生路途的艰难,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随后“青云在平地”,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全诗充满了人生哲理,既有对过往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情感真挚而深刻。诗人在酒中感受到孤独,表现出对友情和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传达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这种情感在唐诗中显得尤为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青云”比喻成功)、对仗(如“歧路”与“公道”)、拟人(如“晴阳照花影”)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强调了追求理想的重要性,渴望友情与共济的情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十年行不至”意指什么?
A. 诗人十年未能成功
B. 诗人十年未能回家
C. 诗人十年未见好友
“青云在平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生活的美好
B. 成功的渴望
C. 友情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白日探得珠”是什么意思?
A. 在光明的日子里获得宝贵的东西
B. 在夜晚寻找珍珠
C. 在梦中获得财富
答案: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