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4:09
九日陪石遗先生天宁寺登高
作者:黄浚
秋士困俗喧,佳节亦忧恼。
言寻招提境,望远散襟抱。
放车出烟郭,尘堁没驰道。
平林生高风,墉阴日色缟。
浮图矗云外,峭拔俯兰橑。
寺僧衣破裓,芜碧勤芟埽。
绀屋虽彫残,犹获驻麾葆。
荒台匿树罅,乘兴恣探讨。
连山豁西北,瘦嶂天所造。
幽燕入搔首,市声来浩浩。
今年寒事晚,众绿尚娟好。
毋乃京雒春,平分及秋草。
严霜日夕陨,一例就萎槁。
坐愁节序急,朱颜苦难保。
兰台有诗人,携酒登临早。
吾惭秦少章,竟伴后山老。
安得红茱萸,插头向晴昊。
秋天的士人被世俗的喧嚣所困扰,佳节的到来也让人感到忧愁。想要寻找那幽静的招提之境,远望开阔的天际,心中自有一番胸襟。放下车子走出烟雾弥漫的城市,尘埃遮蔽了驰骋的道路。平坦的树林中吹来凉风,墙阴下的阳光显得格外洁白。浮图高耸于云外,巍峨地俯视着兰舟。寺中的和尚衣衫破旧,勤勉地清扫着满是杂草的地面。虽然绀色的屋子已然斑驳,却依然能够驻留住我的思绪。荒凉的台子隐藏在树缝之间,兴致勃勃地四处漫游。西北的连绵山脉,瘦削的山峦仿佛是天所造。幽燕的思绪在心中萦绕,城市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今年的寒冷来得稍晚,万物依旧青翠欲滴。难道京城的春天,正与秋草平分秋色。严霜在日落时分降临,万物无一例外地枯萎。坐在这里为节序的急促而担忧,朱颜难以保持。兰台的诗人,携酒早早登临。我羞愧于秦少章,竟然陪伴在后山的老者身旁。如何能得到红色的茱萸,插在头上向着晴空。
作者介绍:黄浚,近代诗人,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常以抒情与描写自然景色为主,作品蕴含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节日,诗人在寺庙登高时,感受到了世俗的浮躁与自然的宁静。
这首诗以“九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全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开篇描绘了秋天的喧嚣与节日的忧愁,诗人渴望逃离这种困扰,寻求一方宁静的空间。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和僧人的勤劳,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
更深层的意蕴在于诗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意识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特别是“严霜日夕陨,一例就萎槁”,道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最后,诗人以对红茱萸的渴望,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节日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深厚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气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节日的交织,传达出对宁静、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诗人以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内心复杂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的情感基调,展示了他在面对世俗喧嚣时的内心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佳节是哪个?
填空题:诗中“今年寒事晚,众绿尚___好。”
判断题:诗人感慨时间流逝,表达了对青春的惋惜。(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